有了“巧媳婦” 致富有出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 王朝朝 通訊員 朱曉吾)“在這里上班,一天能掙幾十元。家里不忙的時候就來干,既照顧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挺好的。”近日,在汝南縣南余店鄉徐廟村鄉村車間,在此務工的沈月田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
編藤廠車間工作忙。
“我們主要加工生產戶外休閑家具,加工流程技術含量低,產品市場需求大,非常適合農村留守婦女在家生產,工資按計件算,村民可以靈活安排上下班時間。”駐馬店市博東編織有限公司徐廟村編藤廠加工點負責人說。
近年來,汝南縣婦聯以實施“巧媳婦”工程為切入點和重要抓手,積極與縣鄉村振興局聯合,充分發揮巾幗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和婦聯組織的獨特作用,帶動農村留守婦女居家靈活就業、致富增收。目前,全縣已涌現出省、市、縣級“巧媳婦”49人,每位“巧媳婦”都建立有“巧媳婦”工程示范基地,吸納農村留守婦女就業3000余人,舉辦農村婦女實用技能培訓班460余期,培訓婦女50000余人次。
走進汝南縣老君廟鎮東宇服裝加工廠,20多名女工在生產線上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現在廠里共有100多名員工,疫情特殊時期,員工分時分批進廠。”東宇服裝加工廠負責人苗明霞說。
苗明霞興辦的汝南縣老君廟鎮東宇服裝加工廠,主要對外加工工作服、女裝、童裝。訂單最多時,可安置100多名留守婦女就業。
“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美好生活需要勤勞的雙手去編織。”這句話是苗明霞的口頭禪。近年來,她除了辦好服裝加工廠外,還開辦了服裝加工培訓班,免費培訓脫貧人員,讓她們掌握一技之長,自謀職業,靠雙手勤勞致富,穩定家庭收入,從根本上脫貧。幾年來,她培訓和安置技術工人300余人。
汝南縣老君廟鎮黃連鋪村馮朝陽因為家里有孩子不能出去打工,她聽說了苗明霞的培訓班后,就報名參加。現在她在家里一邊照顧家人,一邊利用培訓學到的技術搞服裝加工,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工資。
“我身體殘疾,行動不便,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守在家中。后來,經縣殘聯、縣婦聯的同志介紹,我到汝南縣袁月英麥草畫工藝品有限公司美麗工坊學習麥草畫制作技術。經過老師幾個月的細心培訓,我從最初對麥草畫一竅不通,到學會制作花卉等簡單的麥草畫工藝品。現在,我靠制作麥草畫每個月能掙2000多元錢,家庭經濟狀況也有了很大改觀。”家住汝南縣城的喻紅霞高興地說。
學習制作麥草畫。
“學會制作麥草畫后,殘疾留守婦女在家工作一個月能掙1000多元,技術好、能制作出精品的,一個月的收入最多能達到5000元。”袁月英介紹。
據了解,為了認真落實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方案》的相關要求,不斷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和殘疾人就業創業服務內容,讓更多殘疾人實現高質量就業,袁月英已經相繼開辦了50多期麥草畫技術培訓班,幫助268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她的公司中殘疾婦女人數占公司總人數的90%。“麥草畫現在已經在我們汝南當地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文化產業,不少人在掌握技術后開始成立工作室創業。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這樣才能讓麥草畫取得更大的發展。”袁月英信心滿滿地說。
下一步,汝南縣婦聯、汝南縣鄉村振興局、汝南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將齊心協力打好“組合拳”,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繼續發揮“巧媳婦”工程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帶動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進一步激發巾幗能量、助推鄉村振興,讓越來越多的“巧媳婦”大顯身手,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為建設汝南縣“三縣一家園”貢獻巾幗力量。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