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他們用音符為時代畫像
音樂為時代發聲,與時代同行,在每個值得銘記的歷史節點上,音樂都以自己的方式留下了印記。2022年,北京冬奧會驚艷世界,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這一年,緊扣時代主題的新作大量問世,持續向世界輸送著優秀的中國聲音。
關鍵詞:綻放冬奧
音樂鐫刻全民冰雪記憶
2021年底,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推廣歌曲《一起向未來》憑借朗朗上口的歌詞、明快動感的旋律掀起傳唱熱潮。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在國家體育場開幕。整場開幕式上,音樂如同一條不斷之線貫穿始終:國旗傳遞環節,“小號男孩”朱德恩吹奏起《我和我的祖國》,感動了無數觀眾;運動員入場環節,《威廉·退爾》序曲、《春之聲圓舞曲》等膾炙人口的古典音樂名曲串聯改編,以國際化的視野和姿態廣迎八方來客;會歌演唱環節,來自河北省阜平山區的孩子們用清澈的歌聲,唱響希臘語《奧林匹克圣歌》;主火炬點燃前,童聲合唱的主題歌《雪花》空靈悠揚,溫暖人心……
這些珍貴的冬奧記憶,都少不了音樂的陪伴。與此同時,許多文藝院團也推出了冬奧主題的全新創作。2月8日,由作曲家鄭君勝、鄭君利創作的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由北京交響樂團帶來世界首演,以5個樂章的體量描繪無數運動員在冬奧會中發出的強大力量,展現出鏗鏘有力、生動活潑的音樂形象。
關鍵詞:中國聲音
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內涵
接軌世界,感性而直接的音樂是最自由的通用“語言”之一。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越來越多的音樂作品自覺承擔起向國際社會展示真實中國聲音的責任,對中國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解讀成為大勢所趨。
9月24日,余隆執棒中國愛樂樂團,在保利劇院奏響了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領銜23支交響樂團聯合委約作曲家趙麟創作的交響音詩《千里江山》。交響音詩《千里江山》以宋代青綠山水杰作《千里江山圖》為創作藍本,6個樂章中,管弦樂演奏的序曲首先勾勒江山全景,接下來,笙、琵琶、二胡、鋼琴、女高音與竹笛在5個樂章內不斷登臺,在“水云溶漾”“月壑松風”“千疊浩蕩”等樂章中,淋漓盡致地詮釋了中國式美學觀念。
9月30日,國家大劇院根據同名電視劇改編,由作曲家孟衛東、編劇易茗、導演王筱頔等藝術家創作的原創民族歌劇《山海情》迎來世界首演。《山海情》在展現史詩般中國式扶貧故事的同時,通過“圪梁梁上喊蒼天”“花兒三唱”等多個精彩唱段充分展現西北民間音樂的深厚魅力。
10月28日,根據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的原創歌劇《邊城》在中央歌劇院劇場首演。雷佳、孫礫、王傳亮、韓鈞宇等歌唱家飾演的翠翠、老船夫、儺送、天保等角色無不鮮活生動,音樂和舞美展現出的濃郁湘西情韻更是令人神往……在留住原著靈魂的同時,中國音樂家不斷用自己的方式創作新的經典。接下來,歌劇《青春之歌》等即將上演的新作品將帶來更多精彩的中國故事。
關鍵詞:持續深耕
讓北京更具文化影響力
1998年10月,人民大會堂,指揮家拉斐爾·富呂伯格-德-勃格斯執棒德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英雄”交響曲如颶風席卷,揭開了首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序幕。二十多年來,持續深耕的北京國際音樂節迎來了柏林愛樂樂團、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艾森巴赫、馬澤爾、巴倫博伊姆等眾多名團名家,讓北京與世界頂級演出的“時差”消弭于無形。與此同時,北京國際音樂節也將“委約”等更深層的變革引入了中國古典音樂行業,歌劇《詠·別》、交響史詩《九歌》等大批中國作品生動地詮釋著“中國概念”,打造了一張又一張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火種處處燃燒。2022年,國家大劇院迎來開幕運營15周年。秉承著“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辦院宗旨,15年來,國家大劇院不僅打造了涵蓋歌劇、話劇、舞劇、戲曲、音樂戲劇等門類的百部劇目,更在每年平均上演近900場演出。2020年以來,國家大劇院在線上累計推出150余場演出,全網點擊量達42億次。在院慶15周年之際,連續6晚的線上“直播周”呈現了原創舞蹈詩劇《楊家嶺的春天》、歌劇《托斯卡》、話劇《林則徐》等類型豐富的多臺劇目,充分展現了國家大劇院的綜合實力和藝術為民的責任擔當。
更資深的“老牌”院團也在不斷煥發生機。今年是中央歌劇院建院70周年,中央歌劇院劇場于今夏正式啟幕。在這座美麗殿堂里,劇院近年來新創作的歌劇《道路》以及經典劇目《卡門》等多部作品不斷上演,大戲《利哥萊托》(《弄臣》)更是時隔29年重回舞臺。高度專業的聲學設計、富麗輝煌的劇場環境留下了多個行業開創性的“第一”。在北京,每一位觀眾都能找到最理想、最專業的劇場,“大戲看北京”的金字招牌越發閃亮。(記者 高倩)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