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長制推行六周年 我國河湖面貌發生歷史性改變
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今年水利部依托河湖長體系,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共清理整治河湖亂占、亂堆、亂采、亂建等突出問題2.89萬個,清理整治阻水交叉建筑物10236個,清理非法占用岸線1.75萬公里。
截至目前,我國已推行河湖長制六周年,六年來,全國31個省區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省級雙總河長,30萬名省市縣鄉四級河湖長層層傳導河湖管護責任,90萬名村級河湖長守護在河湖“最前哨”,推動河湖面貌發生歷史性改變。
打造“河湖長制”升級版 實現河暢水清
這幾天,在山東壽光的彌河寒橋攔河閘附近水域,上百只白骨頂雞前來“打卡”,成了彌河河道里的新寵兒。
壽光市民 張盛龍:現在彌河周邊的環境真是好,各種水鳥都有。夏天的時候,各種水草都有。透過水面還能看到各種魚在游動,這是以前想像不到的景象。
而在以前,因為監管缺位,彌河部分河段出現了河道斷流、濕地萎縮等現象。如今這里水環境的持續改善,得益于壽光近年來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加大了對彌河等河湖的治理力度。彌河在壽光市境內總長95公里,共設立縣、鎮、村三級河長136名,分級分段共管一條河。
壽光市水利局副局長 劉建偉:自2017年實施河湖長制以來,我們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發現并解決涉河涉湖違法問題3937處,進一步提升了河道水安全保障能力。
江西省不斷深化河長與其他河湖保護主體之間的協作機制。在江西靖安,當地以“生態衛士”概念打造綜合執法創新機制,抽調執法人員集中辦公,專門開展自然生態保護綜合執法工作。
江西省永豐縣,不斷深化河湖長制體系建設,率先在全省建成“省、市、縣、鄉、村、組”六級河長,健全“河道+警長”“河道+檢察室”“河道+企業河長、民間河長”模式,利用社會力量協助行政河長治水,消除巡河管護盲點死角,實現河湖長制在全縣水域的全覆蓋。
智慧化管護 “河長制”升級為“河常治”
浙江杭州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幫助各級河長治理河道,保護水環境,讓“河長制”升級為“河常治”。
近日,杭州市上城區河長辦的智慧平臺發現轄區內一處河道在線監測設備數據發生異常。
杭州市上城區河長辦智慧平臺項目負責人 聶志剛:一個在線水質監測設備顯示,我們一條河道的某個點位溶氧急劇下降,發現這個問題以后,我們通過在線監控,查找這個點位周邊的情況,結果從監控發現,在河道的上游,有一處雨水排出口有混濁的水排出來。
發現問題后,智慧平臺迅速通知點位負責河長、河道警長、執法隊員等到現場勘查。發現濁水排放口后,河長利用手機移動端管理平臺,查看排水管網走向、溯源分析。很快,河長和執法隊員鎖定了違規排放濁水的是附近的一處建筑工地。
杭州上城區河長辦智慧平臺項目負責人 聶志剛:這家工地沒有經過許可,擅自在雨水井周邊開孔,將工地的一個井點(濁)水沒有經過三級沉淀,就排到雨水井里面,然后泥漿水就順著雨水井流到就近的河道了。
按照規定,執法人員對工地開出整改通知單,要求工地限期整改亂排行為。今年以來,杭州市通過在河道管網安裝水質、水位等近891個智能檢測設備,建立起一張數字化水環境監管網絡,已幫助各級河長快速處置水情1500多次,處置違章偷排、亂排行為661起。
杭州上城區河長辦智慧平臺項目負責人 聶志剛:我們把這些數據收集來,形成兩個指數:一個叫水健康指數,一個叫水安全指數。智能感知設備收集的大數據匯總以后,將這些數據應用起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問題,使它能真正發揮日常管理中的作用。
(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博)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