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查報告
2021年,駐馬店市被列為第四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推薦城市。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食品安全形勢不斷向好,群眾對食品安全滿意度穩步提升。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細則(2021版)》要求,我市在基礎工作、能力建設、生產經營狀況、食品安全狀況、示范引領、否決項等方面評價指標均已符合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標準。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駐馬店市基本情況
駐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全市轄9縣1區(遂平縣、西平縣、上蔡縣、汝南縣、平輿縣、新蔡縣、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驛城區)、3個省級功能區(駐馬店經濟開發區、駐馬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駐馬店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總人口965萬人,面積1.5萬平方公里,是農業大市、農產品加工業大市,也是國家和省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素有“中原糧倉”“中州油庫”“芝麻王國”之稱。常年糧食產量650萬噸,占全省的1/8;油料總產80萬噸,居河南省第一位;年出欄生豬860萬頭、牛200萬頭、羊430萬只,分別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四位。上蔡、西平、正陽為全國產糧百強縣,正陽、汝南、泌陽、確山為全國油料百強縣,西平、正陽為全國肉類百強縣,平輿是全國芝麻生產第一大縣,泌陽是全國香菇生產第一大縣,正陽是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
駐馬店市歷來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堅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強化黨政同責、全程監管、協同共治,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多年保持在80分以上,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在98%以上,連續10年在全省食品安全考評工作中獲得優秀等次,所轄縣區全部達到了省級食品安全縣區標準。
二、創建工作部署落實情況
2021年以來,駐馬店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以“四個最嚴”為總體要求,壓實創建責任,強化部門聯動,引導社會參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的高規格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揮部。把“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列入市第五次黨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安排部署。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了《駐馬店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專題召開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動員會議、推進會議,市委書記、市長親自安排部署創建攻堅重點工作。市委書記、市長就食品安全工作批示8次,市級領導干部調研督導24次。
二是堅持協同聯動。建立“三項制度”(協調聯動、宣傳發動、督導考評制度),落實“四定措施”(定目標、定任務、定責任、定時限),實行市級領導分包縣區、聯系創建部門的創建工作責任制。市創建指揮部成立了11個專業工作組,分別由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牽頭,按照創建時間表、路線圖組織實施,推動落實。各縣區、各成員單位均成立了“一把手”掛帥的創建工作組織機構,形成了市、縣區協同推動,各部門聯創聯動的良好局面。
三是堅持加壓驅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聽取匯報,專題部署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黨委、政府年度督查內容和目標績效考核;市政府分管領導每月調度創建工作,實地督導檢查工作進展情況;市政府食安委定期組織督導檢查,查問題、補短板、促提升,著力在部署中落實,在落實中提升,在提升中突破。
三、工作措施和取得成效
(一)基礎保障有力有效
一是強化黨政同責。市委、市政府定期聽取食品安全工作專題匯報,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先后出臺了“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意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制加強食品安全工作若干措施”“市級領導干部食品安全包保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實落地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了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清單,強化了各級黨委、政府食品安全領導責任和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堅定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分層分級、層級對應的包保工作機制,落實“三清單一承諾”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及分管負責同志堅持常態化深入一線開展食品安全工作督查調研,并就食品安全工作、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等多次作出批示。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主要是完善了“三項制度”。完善食品安全目標責任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跟蹤督辦范圍,強化對各縣區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將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作為“一票否決”事項。市政府每兩年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擔當作為、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完善統籌協調制度。制定食安委工作規則,明確了食安委、食安辦和各成員單位的職能職責。增設農業農村、教育、公安、衛健體委等部門為食安辦副主任單位,充實食安辦綜合協調力量。完善工作推進制度。食安委每年召開全體(擴大)會議,研究食品安全領域重大問題,部署食品安全重點工作。食安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落實食品安全具體工作,協調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建立食安委各成員單位之間的信息通報、形勢會商、風險交流等工作機制,共同分析各環節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因素,準確研判風險程度,提出消除風險隱患的相應監管措施,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三是夯實基層基礎。市、縣兩級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納入本級預算,全力予以支持和保障。據統計,2020年以來,市本級財政先后預算2408.38萬元,縣區級財政先后預算8891.63萬元。2022年,市政府將守護校園食品安全列入全市重點民生實事之一,各級財政投入300多萬元,統一為全市90萬在校就餐學生購買了食品安全責任保險;2020年以來,市、縣兩級財政將基層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待遇全部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統籌推進全市食品安全執法監管體系建設,按照全市統一設置規格與模式,在鄉鎮(街道)共設立基層市場監管所246個,建立了由2941名協管員、信息員組織成的基層村(社區)食品協管員隊伍,實現了食品安全執法監管機構向鄉鎮(街道)、村(居)延伸。目前,市、縣、鄉三級執法監管體系健全,基層監管機構裝備配備、檢驗檢測設備齊全,辦公用房、執法車輛日漸更新,基層協管員、信息員培訓考核和獎懲制度不斷完善,有效織密了基層食品安全防護網。
(二)全程監管嚴把嚴控
深入開展“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十二大攻堅行動,圍繞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著力提高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1.源頭嚴防。一是實施產地環境凈化攻堅行動。全面推行耕地分類管理,有效調整種植結構,確保農產品產地土壤安全。開展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持續保持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100%。二是實施農藥獸藥使用減量攻堅行動。持續推進統防統治、綠色防控,農藥獸藥科學合理、安全規范的利用率持續提升。近三年來,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5.83%、45.42%、51.06%。全市農藥使用量持續實現零增長,獸用抗菌藥使用量持續下降,水產生態防病的綜合水平顯著提升,農藥獸藥殘留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大力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期內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達到265個,位列全省第二。創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全國綠色食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園1個、省級“三品一標”示范基地9個。三是實施定點屠宰企業管理。對全市20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加強監管,嚴格落實入場查驗、出廠附具“兩章兩證”等要求;嚴格牛羊等畜禽的屠宰管理,禁止未經檢驗檢疫的牛羊肉上市,全市定點屠宰企業均落實了無害化處理制度。四是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近三年來,全市建設優質糧食工程項目122個,其中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項目87個、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項目7個、“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項目28個,“河南好糧油”入選企業數及產品數均居全省前列。強化收獲糧、儲備糧、“放心糧油”等質量監測,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建立超標糧食處置長效機制,近年來未發生收購、儲存、加工、銷售超標糧食問題。
2.過程嚴管。實施保健食品行業、校園食品安全、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食用農產品市場規范化建設、食品“三小”治理、網絡食品等攻堅行動,健全食品安全風險分級動態管理機制,提高風險發現與處置能力。一是施行風險分級管理。制訂食品各環節風險分級監管實施方案,開展食品風險分級動態監管工作。目前,全市共有食品生產企業597家(其中,A級101家、B級257家、C級159家、D級72家、評定中8家);流通環節食品經營者22245家(其中,A級11459家、B級6487家、C級2644家、D級1655家);餐飲服務提供者16341家(其中,A級4089家、B級6700家、C級4790家、D級762家),均全面落實了“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完成了全覆蓋監督檢查。全市388家食品小作坊、50559家小經營店均辦理了登記證并建立了監管檔案。二是加大重點品種風險防控力度。開展乳制品、肉制品、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對全市3家乳制品企業、61家肉制品企業和27家肉制品小作坊實施重點監管,發現問題60家(次),責令整改60家(次)。嚴厲打擊保健食品行業非法生產經營、違法宣傳、營銷欺詐、誤導消費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了保健食品行業秩序。在大型商超開展食品安全網格化獎懲管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升了商超管理水平。三是開展農村食品經營行為規范行動。整治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每個鄉鎮打造了1~2家超市示范店,對全市8845家農村食品經營戶進行了全覆蓋示范創建驗收,整體合格率達到96.2%;對全市面向鄉鎮的430家批發商、1254輛集中送貨車進行集中約談、重點監管,食用農產品市場規范化建設穩步推進,“臟亂差”現象明顯改觀。嚴把食用農產品入市關,全市21個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和163家大中型超市均建立了快檢室,年均快檢36萬批(次),數據實時上傳市食用農產品監管信息平臺。四是深化餐飲業“明廚亮灶”建設。全市實施“明廚亮灶”持證餐飲服務提供者共35562家,占比93%以上。其中,實施“明廚亮灶”的持證餐飲服務單位15423家,實施“明廚亮灶”的小餐飲20139家。以“互聯網+明廚亮灶”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現學校食品安全違規行為和環境衛生問題“可識別、可抓拍、可感測、可預警”,全面提升校園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市2192家學校食品安全春秋兩季開學檢查覆蓋率100%,2192家校園食堂和10家校外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100%,并通過舌尖安全網向家長委員會和廣大師生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校園周邊餐飲食品經營者嚴格執行食品經營安全相關規范要求,全面落實了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各餐飲服務單位嚴格執行餐飲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經營過程、場所環境、人員管理等符合規范規定,餐廚垃圾統一收集集中處置;各餐飲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配備齊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實。全面落實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對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100%進行實名登記、入網審查、信息公示和抽查監測,網絡訂餐在線投訴和售后維權機制完善。加強農村集體聚餐監管,全市156個鄉鎮高標準建設了1家以上農村集體聚餐定點飯店,強化廚師培訓和管理,較好形成了聚餐風險防控體系。
3.風險嚴控。一是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配齊配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落實食品安全員日管控、食品安全總監周排查、主要負責人月調度工作機制。二是強化風險監測。組織專業技術機構和專業人員,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研判,確定食品安全風險點,形成專題報告,實現食品安全系統性風險早發現、早通報、早預警,為實施有效監管提供科學依據,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網絡已覆蓋全市所有縣區。2022年,監測食品樣品707份,上報監測數據1707項,任務完成率100%。三是強化精準抽檢。突出問題導向,科學制訂抽檢計劃和工作方案并均衡推進,食品安全各環節和業態監督抽檢覆蓋率達100%,在產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抽檢覆蓋率達100%。2020~2022年,全市完成監督抽檢和專項抽檢分別達28643批(次)、30652批(次)、30179批(次),食品抽檢量均超過4批次/千人,針對農藥獸藥殘留的食品抽檢量達到2批次/千人,三年評價性抽檢合格率分別達98.29%、98.5%、98.83%。建立了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工作流程,嚴格落實核查處置“五個到位”,定期通過政府網站發布食品安全抽檢結果、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通告、消費風險提示及不合格項目解讀,公示率及核查處置完成率均達100%。
4.違法嚴懲。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領域走私凍品等專項治理,不斷強化行刑銜接,落實“處罰到人”要求。三年來,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食品類案件4688件;農業農村部門共查處農產品案件857件;公安部門偵辦食品領域犯罪案件814件,采取刑事強制措施862人(次),其中3起案件獲公安部賀電表揚,2次發起全國集群戰役,6次發起全省集群戰役、3起案件成功申報省公安廳督辦;人民法院受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06件,審結99件,判決120人。
(三)監管能力提質提效
一是提升基層監管能力。利用網絡平臺、視頻會議、實地培訓等方式,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業務培訓,每人每年學習40學時以上,培訓覆蓋率達100%,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專業化比例在70%以上。
二是提升技術支撐能力。建成了以市級檢驗機構為骨干、縣區檢驗機構(3家)和第三方檢驗機構(2家)為補充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通過了CMA認證并投入使用,全市食品檢驗機構具備500多個食品類檢測參數,覆蓋33個食品大類,基本滿足我市食品日常監管檢驗的需求。
三是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市政府印發了《駐馬店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修訂)》,完善了事故調查、處置、報告和信息發布工作程序。2020年9月,駐馬店市成功舉辦了河南省首次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示范性應急演練。演練“視頻演示+現場演練”相結合,真人真演,多個環節是國內現場演練首次展示,打造了“河南—駐馬店”食品安全應急演練新模式,受到了省市場監管局的通報表彰。
(四)社會共治走深走實
一是專題宣傳。在駐馬店日報開設《黨政“一把手”談創建》專欄,9縣1區的書記、縣區長逐一表態,彰顯了黨委、政府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心,調動了各方創建積極性。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部門“一把手”訪談,加壓驅動,推動攻堅行動走深走實。定期召開全市食品安全暨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食品安全狀況,解答記者提問,回應社會關切。
二是全域推進。持續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和食品安全“進農村、進商超、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提升人民群眾的知曉率和滿意度。市、縣主城區均建成了食品安全主題公園(游園),設置了食品安全公益宣傳欄和公示牌。在各商場超市、餐飲服務單位的電子顯示屏刊播創建宣傳標語,各類經營店、餐飲店內均張貼和擺放了創建宣傳頁和宣傳牌。面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專項行動中受理群眾舉報的公告》,明確舉報內容,聽取群眾意見,征集案件線索,同步推進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及欺詐宣傳行為整治,12315投訴舉報按時辦結率99.61%。
三是銳意創新。圍繞“共治共建共享食品安全”目標,采用開放式、參與式模式,創新推出陽光執法欄目——《食安天中行、突擊查餐廳》,邀請社會公眾參與、視頻直播,在向廣大市民展示現場執法的過程中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目前,已開展169期,網絡直播點擊量超8000萬次,為實現社會共治搭建了平臺。全市行政許可、監督抽檢、行政處罰等信息在部門網站全面公開,對存在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相關單位在新聞媒介上進行曝光,發揮信用威力,實施聯合獎懲,形成了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主動參與食安、支持食安、監督食安、維護食安的良好局面。
四、下一步打算
駐馬店市將按照國務院食安委和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以風險管理為重點、以智慧監管為手段、以社會共治為保障,不斷完善食品安全鏈條全過程監管機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高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滿意度。
(一)持續完善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機制。不斷完善風險交流機制,提高風險研判和響應的及時性,增強食安委成員單位之間防控風險的聯動性,形成科學、高效的風險防控機制。
(二)持續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和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嚴把食品安全每道關口,抓好重點人群、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的監管,嚴防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反彈。
(三)持續營造全民參與的創建氛圍。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持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通過多角度報道、全方位覆蓋、立體化影響,抓住重要時間節點,以社會關注點、熱點作為宣傳的重點、亮點,做到宣傳有溫度、有內容、有共鳴,全面提升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
(四)持續打造創建工作特色亮點。圍繞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智慧監管、信用監管、機制創新、“三小”治理、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社會共治等重點工作,加大創新力度,總結提煉先進經驗做法,形成體系成熟、措施具體、效果明顯的創城效應,帶動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整體水平。
關于對駐馬店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查報告公示的公告
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與管理辦法》(食安辦〔2021〕5號)和《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細則(2021版)》(食安辦〔2021〕8號)等相關文件規定,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揮部辦公室對照標準,從細從嚴,全面開展了自查工作。經自查,整體達到創建工作標準。
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接受群眾監督,現將《駐馬店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查報告》向社會公示。公示期內,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以以信函、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實名向駐馬店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揮部辦公室(駐馬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意見、建議和問題,并提供有效聯系方式,對匿名反映的將不予受理。
公示時間:2022年12月22日~2023年1月5日
聯系人:胡泊
聯系電話:0396-2618659
電子郵箱:zmdsab@126.com
地址:駐馬店市開發區金水路60號,駐馬店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揮部辦公室(駐馬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2日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