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信心”大熱,河南該怎么做?促進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關鍵發力點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陳朋沖
信心比黃金重要。
經歷了三年疫情等因素持續沖擊,面對市場環境的不利局面,提振信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提振信心一詞被頻繁提及。
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正成為當前穩經濟的一個關鍵發力點。
從中央到地方,近期這個詞“很熱”
12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的一篇報道中,提到一個關鍵詞。12月15日上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從報道看,此次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提振信心”一詞。“提振信心”還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點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
地方層面,提振信心也正在成為熱詞。僅以近期幾位新任命的省委書記為例,12月11日,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在慶陽調研時叮囑地方干部,企業是經濟發展的載體,服務企業是我們的天職,只有企業不斷把蛋糕做大,群眾才能分享更多成果,一定要把企業放在心中,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全力以赴提振企業信心、釋放企業活力。
12月13日,江西省委書記尹弘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會議強調,要精心謀劃明年經濟工作,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確保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12月13日,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在杭州調研企業并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座談會上,易煉紅提到,要推動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激勵企業提振信心、搶抓機遇、擴大開放、拓展市場、突圍發展,形成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萬馬奔騰之勢,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受三年疫情等因素持續沖擊市場環境出現不利局面
信心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之一。
河南省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分析,推動經濟發展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中,除了出口外,投資、消費都受制于人們對未來就業狀況、收入狀況以及整個經濟狀況的前景預判。信心越足,市民就會樂意消費,企業就會樂于投資。反之,對未來的預期不好,市民捂著錢袋子不消費,企業也不敢、不愿增加投資。
耿明齋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多個省份的省委書記紛紛提到“提振信心”,一個重要背景就是,三年疫情等多重非預期因素的疊加效應下,國際國內環境、市場環境出現不利局面,導致中國經濟這三年,增長速度一直處在上上下下、不太穩定的區間,普通的企業主體、普通消費者對經濟的未來信心不足。
經濟是個連環套,不斷循環。當前信心不足,直接影響現階段的投資和消費,繼而未來總需求、長遠發展都將受影響。
河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斌說,今年以來,市場預期有所惡化,居民消費信心指數下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降至2020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擴產投資的意愿并不強烈。
由于企業預期低迷,導致就業預期不穩、收入增長放緩,消費者信心也持續處于低位,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風險凸顯,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挑戰。
信心比黃金重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已成為當前穩經濟的關鍵發力點。
河南經濟發展的區域競爭力還不強引領作用待提高
對于當前河南的發展,提振信心也尤為重要。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經濟發展有不少亮點。從增速看,前三季度全省GDP達到47022.73億元,同比增長3.7%,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全省GDP增速連續兩個季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投資看,河南全省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9%;前三季度工業投資增長23.4%,高于全國12.3個百分點。
從結構優化看,全省前三季度規上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于規上工業11.5、3.0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4.9%,高于全國11.5個百分點。
但在樂觀的數據外,也要看到一些不利局面。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中原創新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喻新安分析,盡管我省經濟增速改變了連續兩年的頹勢,連續兩個季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距離年初定下的7%的預期目標還很遠。放在中部六省比較,前三季度,除了安徽省GDP增速3.3%,低于河南外,湖南增速4.8%,湖北增速4.7%,山西增速5.3%,江西增速5.0%,均高于河南。
再看結構優化方面,盡管河南在優化經濟結構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與中部其他省份比,優勢并不明顯。消費方面,河南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9%,比上半年加快1.6個百分點。但其他省份,如江西省同期這一增速為6.0%,河南還要迎頭趕上??偨Y上述數據,喻新安認為,河南經濟發展的區域競爭力還不強,動能勢能還不足,特別是在中部崛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地位面臨挑戰,引領作用有待提升。
提振信心,河南該如何發力?
從中央到地方,提振信心正成為明確的政策信號。隨著疫情進入新階段,各級地方政府也在出臺更多政策,更好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釋放創新活力,積聚發展動力,進一步提振信心。
河南日報報道,12月18日,河南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會議研究2023年全省經濟工作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事宜,審議通過《關于新時代促進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耿明齋分析,民營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支柱作用,提振信心,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民營經濟方面發力。
提到民營經濟,最常說的就是“五六七八九”,即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當前,民營企業家對未來的信心不足,導致投資增速放慢。政府投資往往投向一些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短期內對經濟有所拉動,但長期看,還是要靠提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
喻新安認為,要結合河南實際,特別要針對國民經濟運行中的薄弱環節,狠抓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
他提到多項建議,其中包括,推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特別是支持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繼續抓好交通物流保通保暢,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消費恢復,使其成為經濟主拉動力。重大項目建設要與促消費相結合,擴大以工代賑促就業增收入帶消費,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優化營商環境,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現在需要盡快地啟動消費、擴大消費,特別是服務業的日常消費等。由于疫情持續沖擊,商場、餐飲、旅游、交通等各種服務受到很大損害,隨著疫情進入新階段,接下來要穩步恢復,同時在就業方面下功夫,加強對企業的減稅降費力度等。”耿明齋也稱。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