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幫·防疫問答”⑦喝酒防新冠?發燒要喝電解質水飲料?別再被這些傳言誤導了
最近,有關新冠病毒的防治信息備受關注,一些所謂的防治、治療小“妙招”也刷爆了朋友圈和微信群,喝酒能防新冠?發熱時“混著吃、加藥量”燒退得快?科學防疫!別再被這些傳言誤導了!
1、喝酒防新冠、殺病毒?
答:早在疫情初期,科學家就發現,70%-75%酒精可以有效殺滅新冠病毒,但這不代表“喝酒可以殺滅病毒”。原因有二:一是喝下去的酒精濃度一般不可能達到70%;二是新冠病毒侵犯的是呼吸道,喝下去的酒精(乙醇)進入的是消化系統,酒精被人體攝入后主要在胃腸道中快速擴散并被吸收、代謝排出體外,無法在體內起到殺滅病毒的效果。
2、近日,一條聲稱來自“常州紅十字會會長”的通知稱,將紅糖、生姜、大蔥白、大蒜等熬水喝,感染病毒的概率幾乎為零,是真的嗎?
答:該說法早在2020年2月就已在網絡傳播,當時常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就對外辟謠表示,該機構以及會長都沒有發布過以上信息。
而且,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表示,沒有證據證明生姜、大蒜能夠預防新冠肺炎病毒。同樣,益生菌、辣椒等食品也不能讓人們免于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3、目前有種說法特別流行:鹽水漱口能防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
答:早在2020年1月22日,鐘南山團隊就公開辟謠“鹽水漱口可以預防新冠”。鹽水漱口有利于清潔口腔和咽喉,對于咽喉炎有幫助。但是新型冠狀病毒侵犯的部分在呼吸道,漱口沒有辦法清潔呼吸道。尚無任何研究結果提示,鹽水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殺滅作用。
4、繼黃桃罐頭脫銷后,在不少電商平臺上,電解質水飲料也銷售火爆。有必要囤電解質水飲料嗎?
答: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國科協聘科學傳播首席專家范志紅表示,出汗太多,或者嘔吐、腹瀉等情況,適合補充電解質水。但并不意味著一定需要電解質飲料。居民在家完全可以自制補充電解質的飲品,如茶水、椰汁等,以及番茄湯、白蘿卜煮雞湯等少量加點鹽,也是可以作為補能量補電解質飲品的。
專家提醒,如果確實有嘔吐、腹瀉等情況,除了服藥,可以用補液鹽兌水稀釋后服用來補充電解質。如果沒有上述癥狀,能正常飲食,不需要刻意喝電解質水。
5、紫外燈0.3秒消滅新冠病毒?
答:紫外線具有比較好的殺菌效果,但是穿透力比較差,所以它需要在適用的范圍內去使用才能保證消毒效果。
傳統的紫外線燈一般情況下消毒作用時間要半個小時,目前還沒有看到權威的研究證明0.3秒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達到消毒作用。
6、感染一次新冠病毒相當于打一次疫苗,大家一起陽?
答:鐘南山表示,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短期內大規模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
感染的時間拖得越晚,估計感染后出現“辛苦”癥狀的機會越來越少。即使曾經感染,也還是要做好防護,并且感染后再接種疫苗也有必要。
7、毒株“北強南弱”?
答:鐘南山說,廣州、重慶等地主要是BA.5.2,北京、保定等地主要是BF.7,BF.7是在BA.5.2基礎上的突變株,總體來看,兩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近期在北京流傳的“朝陽流行的毒株比海淀毒株強”的言論,也是沒有根據的,只是個例反映出的情況。
8、“混著吃,加藥量,燒退得快”?
答:擅自加大藥量并不會好得更快,反而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按照說明書上的劑量或者遵醫囑來吃藥才是安全的做法。
很多復方感冒藥、中成藥中也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隨意混用會增加藥物過量的風險。在用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否則可能過量攝入對乙酰氨基酚。
9、家庭準備制氧機/制氫機可以應對感染?
答:沒有必要。
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一般無癥狀和輕癥不需要吸氧;重型和危重型才需要,而且吸氧治療要在醫務人員或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
制氫機同樣沒必要。因為氫氣在肺病治療中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提高氧氣和藥物的利用率,并不意味著氫氣本身能夠治肺病。
同時,壓縮氫氣、壓縮氧氣等都屬于常用化學危險品,如果存放條件不宜(如高溫或容器損壞),可能引發危險。
10、居家隔離只要跟著網傳“國家衛健委推薦新冠治療中成藥”吃藥就可以?
答:不建議。
網傳表格中的中成藥確實在國家的診療方案中有所推薦。但如果出現持續高熱超過3 天,或者氧飽和度下降至95%以下,或者在發熱的同時,還伴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綜合自人民日報、上海辟謠平臺、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