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高老
吳忠富
驚聞“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副主席,原文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正部長級)高占祥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9日18時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的訃訊,心情十分悲痛。
高占祥,筆名羅丁、高翔,1935年11月7日生于北京通縣郝家府村,著名作家、詩人、文藝評論家、書法家、繪畫家、攝影家。他自幼酷愛文藝,9歲創作了《童工謠》。在黨組織的培養下,他從一名貧苦出身的童工,一步步走上了領導崗位,曾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原文化部副部長等職,為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多年擔任文化行政部門領導的同時,也是一位熱愛文學藝術的“雜家”“全才”,在文學、書法、繪畫、攝影等領域均有建樹,筆耕不輟。他出版有詩集、歌詞集、書法集、繪畫集、攝影集等個人專著幾十部。1996年,高老離任原文化部副部長,擔任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直到退休后,他始終關注文化事業的發展,發起了扶助2000個有藝術天賦的貧困兒童的“朝霞工程”、為老藝術家出書和拍攝專題片的“晚霞工程”、記錄中青年藝術家風采的“彩霞工程”。他提出“文化是人類的第二個太陽,哪里有太陽,哪里就有光明,太陽照耀到的地方才有光明”,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諾言。
我早在上小學的時候,就耳聞高老大名。有生第一次見到高老,是2020年10月10日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上,當時我在活動現場擔任航拍、攝影師,僅僅是在活動主持人介紹與會嘉賓時,遠遠看到應邀出席活動的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高占祥老人的身影。真正唯一的一次近距離接觸高老,是2020年11月10日我在北京開會之際,由《攝影與攝像》雜志社副社長譚占軍帶領著我和中原藝術學院的羅紅教授一起,在高老的家中。
高老家在北京的一個部長(將軍)級的住宅小區。我們是通過高占祥辦公室副主任曹小蘭同志的引薦,才順利地來到高老家中拜訪。
走進高老家的客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依墻擺放的三面環繞的整齊而裝滿圖書的書架,一陣書香迎面撲來。我們坐在一面靠墻的沙發上,仿佛置身于知識的海洋里。
未能顧上喝一口曹小蘭同志給我們端上的茶水,我便迫不及待地起身來到書架旁,走馬觀花地審視著書架中的圖書書脊——原來書架上擺放的大部分圖書都是高老的個人專著。
高老非常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拿出了近期獨創的部分《人體內部攝影》作品和在駐馬店拍攝的風光作品,繪聲繪色地講述他的創作構思。他跟我們交談時,總是面帶微笑、慢聲細語。我是臨近高老身邊落座的。交談中,趁高老不注意,我舉起手機想偷拍個合影,高老發現我的意圖后,連忙將身子往我身邊挪了挪,并且盡可能地把頭靠近我,我當時非常感動。當我們提出想跟他照個大合影時,他便欣然應允,之后還跟我們3人逐一合影留念。
座談結束時,我便跟曹小蘭同志請求,有機會想請高老給我即將完稿的長篇紀實文學《藍藍的天上白云飄》題寫一個書名,她聽后思索片刻說:“抽空我問問高老吧!”在我離京回到家不久就接到了曹主任用特快專遞寄來的屬有高老名字并加蓋有印章的書名條幅。遺憾的是,我的這本拙作至今未能呈送給高老指教。
高老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音容笑貌永遠印記在我們的心里。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