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老年人疫苗接種 ——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調查報告
12月15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新冠疫苗接種點,醫護人員為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 新華社記者 任 超 攝
新華社記者
90.37%,是當前全國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種的人數比例;86.6%和66.4%,分別是60歲以上和80歲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比例。
隨著奧密克戎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提出,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癥。
為何要強調老年人接種的必要性?接種是否管用?接種是否安全?記者在疫情防控一線展開調查。
必要性多大——老年人群體防線相對較為脆弱
78歲的李翠文,家住中部省份一個偏遠的鄉村。子女都在城里,平日里由他們送來米面油,菜是自家地里種的,一個月就去鎮上趕一次集。
“見不到啥外人。”李翠文和老伴至今沒有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不是大伙兒都打了,我們就算不打,也傳染不了我們了?”
有類似疑問的不只有李翠文。對此,國家疾控局衛生免疫司司長夏剛表示,我國老年人中有相當一部分失能、半失能人員,長期居住在家,很少外出,但在親屬陪伴或者親屬走訪過程中,仍有可能感染。
相比新冠病毒此前各類毒株,奧密克戎的致病力在減弱,但傳染性變得更強。極快的傳播速度乘以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即便重癥率、死亡率已經很低,風險人數仍不容小覷。
上海今年3月到6月疫情期間,與未接種疫苗者相比,60歲以上完成加強免疫人群死亡風險降低98.08%,80歲以上完成加強免疫人群死亡風險降低95.83%。
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夏剛介紹,根據研究,8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1劑疫苗都不接種,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死亡風險大概是14.7%;如果接種了1劑疫苗,死亡風險就降到7.16%;如果接種了3劑疫苗,死亡風險就降到1.5%。
“我強烈呼吁加速疫苗的加強接種,尤其要重點加強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接種。”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
有效性怎樣——調查數據顯示可大大降低重癥風險
在重慶,84歲的康復患者張某向記者介紹,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項基礎疾病,今年7月完成了第3劑疫苗接種,11月感染新冠病毒,經過治療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經出院。
“國內外的研究確認,疫苗接種在預防重癥、死亡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夏剛說,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發展為重癥甚至出現死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獲益最大。
北京地壇醫院最多時收治了超過100例80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醫院副院長陳效友介紹,這些高齡患者的疫苗接種率普遍較低,患病后重癥發生率相對較高,尤其是新冠合并基礎病后引發病情加重的較多。
合肥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合肥市濱湖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丁震告訴記者:“對于一些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老年群體來說,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會加劇體內炎癥反應,加重基礎病病情,嚴重的甚至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
丁震介紹,從他們臨床治療的觀察看,已接種疫苗的老年人病情加重可能性相對更小、核酸轉陰所需時間更短。
2022年10月,《柳葉刀·傳染病》刊登了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相關科研團隊發布的一項基于真實世界接種人群的研究結果。該研究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兩針劑國產滅活疫苗的防重癥有效率約為70%,在進行第三針劑加強免疫后防重癥有效率在95%以上。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掃碼看全文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