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百姓滿滿的幸?!v馬店市實施“一元民生”救助保險項目溫暖千萬家庭工作綜述
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石付良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愛你我他(她)·溫暖千萬家”行動要求,連日來,市民政局督促加大2022年“一元民生”救助保險項目賠付力度,為全市困難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急難救助,做到了應保盡保、應救盡救。4年來,駐馬店市延續開展政府購買保險服務、創新實施“一元民生”救助保險項目,按照“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思路,由財政出資,依托保險機制,破解困難群眾救助難題。據統計,2022年以來,全市共理賠案件8181起、906萬元,其中理賠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案件8134起、664萬元,占總賠付金額的73%,群眾認可度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駐馬店市聚焦特困群眾等關鍵群體,明確“一元民生”救助保險項目發展方向和實施方式,開展精準救助,兜牢民生底線。一是明確實施方式,撬動社會救助“大力量”。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由政府出資,按照轄區戶籍人口1元/人/年的標準購買保險,轄區居民在被保期間遭遇自然災害、未成年人溺亡、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等8類突發性、臨時性事件時,可按約定享受的保險賠付,其中最高賠付金額20萬元,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有效緩解財政壓力,破解救助難題。二是厘清救助對象,解決因病返貧“大難題”。針對農村三類防返貧監測對象、低保戶、特困供養人員、重度殘疾人、孤兒等群體,對因重大疾病住院治療產生的個人自負醫療費用,進行保底理賠,最高標準為800元,助力破解“老、弱、病、殘、幼”等特殊群體救助難題。三是聚焦急難問題,打通應急救助“快通道”。充分發揮保險賠付相較傳統救助反應迅速的優勢,對遭遇自然災害、未成年人溺亡、交通事故等突發性、臨時性急難問題的群眾,可在第一時間開展賠付工作,真正讓群眾在危難急需時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據市民政局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先后共理賠未成年人溺水、見義勇為、自然災害等急難案件47起、242萬元。
駐馬店市科學選取承保方、夯實經費保障、壓縮理賠流程,著力破解政策資金不足、保障程序繁瑣難題,確保救助保險項目順利實施。一是精選承保機構,嚴格兌現賠付。以公開招標的方式,擇優選定一家資質健全、信譽良好、有足夠保障能力、具備豐富民生類項目承保工作經驗的保險機構作為承保方,精心制訂承保方案,嚴格按照承保范圍、標準、被保險對象兌現救助。二是明確保費來源,核定賠付標準。各縣區根據轄區內戶籍人數,按照1元/人/年的標準,將“一元民生”救助保險費列入縣區財政預算,并按承保合同約定撥付保費。三是壓縮理賠時間,及時完成賠付。對符合保險合同約定且手續齊全的案件,1萬元以下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賠付,1萬元以上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賠付,10萬元以上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賠付;對特殊困難群體醫療救助賠付案件,由承保機構在縣、鄉設立的專門理賠救助站點負責,在資料齊全的情況下給予當日立案、次日賠付。
駐馬店市設立保障站點,完善各項機制,確保項目實效和長期運行,持續釋放政策紅利。一是設立保障站點,完善協調機制。市民政局與保險公司成立聯合辦公室,在全市各鄉鎮(街道)設立項目保障站點,確保“一元民生”救助保險項目常態推進、有效落實。二是設置盈利區間,實現收支平衡。明確“風險分擔調節”機制,對年度盈利情況實施適時監控,定期進行審核評估,確定合理盈利區間,促使項目發揮最大成效。三是強化公開監督,確保陽光透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大落實情況監督力度,實行內外部雙重、常態監督,細化項目賠付信息公開制度,按照公開制度及范圍要求,定期、及時公開項目理賠情況,保障項目公平公正、落實落細。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