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文物講故事)無聲證言!731部隊再添新罪證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3日電題:無聲證言!731部隊再添新罪證
新華社記者王建、楊思琪、戴錦镕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簡稱731部隊)舊址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細菌戰遺址群。在第九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改陳工程完工。2萬余件(頁)新遺物、新檔案、新史料首次展出。
一件件物證,為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研制細菌武器和實施細菌戰再添新鐵證,揭露著無法掩蓋的歷史真相。
731部隊留守名簿 揭開“惡魔”之臉
走進陳列館,用六種語言書寫的“反人類暴行”映入眼簾。
二戰期間,侵華日軍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飲水凈化為名,實則用中國人、朝鮮人、蘇聯人等進行活人實驗,研制和生產細菌武器,這支駐扎于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秘密部隊便是731部隊。
在展廳的玻璃柜內陳列著一頁頁泛黃的名簿,封面上用日語寫著“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留守名簿”,多媒體展示屏上,部隊成員的簽名、人員來源、身份構成、職級、親友信息、印章等清晰可見。
“經過幾十年的線索梳理,我們在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的一個分館,找到了這個名簿的線索。經過幾年的認證許可、嚴格審查,終于以展覽的形式對外開放。”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說。
據名簿記載,731部隊共有成員3497名。金成民說,這些檔案揭開了這支“惡魔部隊”的秘密面罩,與其生物戰、人體實驗、戰后貽害等罪行一起,昭告其反人類、反文明、反倫理暴行。
電流孵卵器 為細菌實驗再添鐵證
陳列館內,一個高約一米的四方形金屬柜首次亮相。這是一個電流孵卵器,內裝有鐵絲網,外面有一層金屬門,里面還有一道玻璃門,頂部有可調控通氣閥,外門上有“株式會社”“電流孵卵器”等字樣,制作精良。
“這是731部隊進行細菌實驗的鐵證。731部隊捕捉、飼養老鼠,目的就是繁殖鼠疫菌,并用于人體實驗、發動細菌戰,所以731部隊也被叫作‘老鼠部隊’。”金成民說,731部隊細菌生產部有一個生產班,每天組織人員進行鼠疫菌的培養。據統計,至少有3000人在這里被731部隊用于人體實驗。
研究人員介紹,日軍侵占我國華北地區后,設立了一八五五細菌戰部隊,總部設在北平(今北京),其骨干人員由731部隊成員組成,曾多次在華北地區實施細菌戰。展廳里,一張黑白照片記錄了這支部隊的防疫車和有關設備,其中包括電流孵卵器。
專家指出,包括鼠疫、霍亂、炭疽等各種傳染病病原菌,這些在軍事行動中用以殺死人、牲畜和破壞農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等,被稱為細菌武器。它是與化學武器、核武器并列的三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一。731部隊的細菌研究實驗從1932年開始,到1941年基本完成,但并沒有完全停止,一直延續到1945年日本戰敗。
2000余件戰爭遺物 力證日軍毀滅證據
除了“跨國取證”、科研發現,對相關遺址的持續考古挖掘也是731部隊罪證研究的重要一環。
四方樓遺址是731部隊進行細菌實驗和人體實驗的核心區域。70多年過去,遺址破損嚴重,考古人員從埋藏坑和下水道里挖掘出2000余件戰爭遺物,包括鐵器、玻璃器、銅器、陶瓷等,其中玻璃器、鐵器居多。據了解,這些器皿多用來盛放實驗研究所用的各種制劑。
“為了公眾安全,一些可能裝著有毒物品的容器沒有展出,但在挖掘中能夠看到容器上寫著‘毒’等字樣。”黑龍江省文物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李陳奇說,據資料記載,為銷毀罪證,1945年8月日軍撤退前,曾匆忙就近銷毀實驗設備,并將細菌實驗室炸毀。這些文物,是日本侵略者企圖毀滅罪證的第一手證據。
“遺物、遺址、史料等研究成果相互關聯、相互印證,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731部隊犯罪證據鏈。”金成民說,隨著越來越多的物證被發現,731部隊的罪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并時刻警醒世人。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新館于2015年8月15日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7年間共接待國內外參觀者近600萬人次。(完)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