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村里笑聲朗
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劉天鵬
“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脫了貧,在村里的支持下我承包了香菇大棚,只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近日,在西平縣宋集鎮崔莊村群眾活動室,村民趙愛霞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近年來,崔莊村積極推行“黨建+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實現了壯大集體經濟和促進群眾增收致富雙贏。2018年,該村籌集資金800萬元建起了香菇產業基地,目前共建香菇大棚315座,年出菇363萬斤,產值2000多萬元,全村群眾人均純收入增加近1700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崔莊村黨支部書記敬營輝說,“接下來,大家輪流說一說,對村子下一步發展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村民敬二毛認真地說,“我們村要以更大力度推動鄉村振興,要把香菇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目前村里的香菇基本上都批發給外地客商了,產品的附加值還比較低,接下來我們可以往香菇醬和脫水蔬菜這方面發展。”
“現在電商發展迅速,我們可以借助電商直播平臺為村里的香菇、紅薯等拓寬銷售渠道。”駐村第一書記劉磊說。
“我們村緊靠107國道,交通便利,離城里也不遠,我們可以搞一個‘香菇小鎮’發展文旅產業,到時候多策劃一些趣味活動,讓游客來菇棚里親自體驗摘香菇。”在鎮上開飯店的敬愛濤說。
香菇產業鏈條怎么完善、紅薯深加工怎么干、移風易俗工作怎樣推進……大家思考著、討論著,對未來更美好的生活充滿了憧憬,爽朗的笑聲縈繞在群眾活動室里。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