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國內

航天新征程|打造太空家園

2022-12-12 13:01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尹媛媛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順利入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會師”太空。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創造了中國空間站訪客新紀錄,同時也對空間站的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周,《面對面》專訪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卞強。

航天員的“保護傘”

距離中國空間站約400公里的中國航天員中心,與空間站組合體1:1大小的地面伴飛艙里,環控生保團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模擬6名航天員的在軌活動,團隊需要對艙內的氧氣、二氧化碳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測。

記者:為什么伴飛艙你們也要密切關注它們的數據變化?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因為天上的這套系統運行時間長了之后,我們不知道它會發生什么樣的問題,在地面這套模擬系統的時候,我們會比天上提前一到兩天,程序要提前一到兩天。

記者:什么叫提前一到兩天?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如果說明天要干的事情,我今天就給它干了。比如說像乘員輪換6個人的系統,馬上要進6個人了,我會在提前一到兩天的時候,把地面的代謝模擬系統調成6個人的狀態,我要看看我這個環境控制能力,在什么時間會達到最高點,在什么時間平衡濃度會有可能超限,會啟動非再生功能。

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5天,驗證空間站系統航天員在軌輪換保障能力。

記者:能保障他們幾天,最大值?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十天。

記者:這十天再往上還有可能嗎?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有可能。工程上給我們提的要求最大是十天,其實從目前這個系統狀態來看,長期六個人也是有可能的。

記者:你說的長期是多久?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十五年。我們不光在核心艙有,在問天艙還有一套再生生保系統,這兩套系統是備份關系,核心艙壞了用問天艙的,如果兩套全壞,我還有一套非再生系統去保底。有這三套系統在天上,我們可以短時保證六個人十天,如果工程上有需要,六個人長期在軌,我們也可以通過工作模式去設計。

國際空間站20年的運行經驗表明,環控生保系統在軌故障率高,平均每年22起。卞強和他的團隊也面臨著同樣的風險和挑戰。要攻克難關,更要杜絕隱患。為了保證安全,團隊工作人員不僅要在各階段全方位排查故障,還要經過高強度、多批次試驗,讓隱患暴露出來,讓產品不帶任何隱患上天。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某一次任務發射之前,有一個產品到我們手里面,我們一個設計師發現在運行過程中就是有一個微小的噪聲。其實所有的指標都是正常的,它的噪聲水平也是正常的,但是從聽覺上我們感覺,這里面有一個不和諧的聲音。我們就果斷地把這個產品叫停了,最后拆解發現果真是在軸承上有一個細微的裂紋。

記者:如果沒發現會怎樣?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沒發現帶上天,帶上天之后系統運行就會有安全性問題。本來我規劃運行兩年或者是三年,我沒有帶相應的備件的話在一年半它壞了,它的故障就有可能導致某一個系統的失效,可能這個任務就得提前結束,為了保證航天員安全,咱們可能就會提前返回。

在攻克15項關鍵技術和11個技術難點后,2020年3月底,再生式環控生保系統終于完成正樣飛天產品交付,實現了由“補給式”向“再生式”的重大跨越。

打造再生式環控生保系統

在以往的短期載人飛行任務中,航天員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氣和水都從地面攜帶,即消耗式的非再生技術,但如果在軌時長超過3個月,僅靠地面補給代價過于沉重。空間站任務啟動時,再生式環控生保被列為空間站重大關鍵技術之一,即運用物理化學的方法,對航天員產生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尿等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實現空間站大氣、水等物資的循環再生。

記者:再生生保就是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再變成氧氣,把廢水變成可以利用的純凈水,這個理論上你們認識到把它實現,難不難?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最底層的機理大家都知道,但是真真正正地要去實現,把這個化學方程式在天上去實現,它必須走完從理論到技術,從技術到工程的過程,其實就是把一個小型的化工廠搬到了天上。

記者:核心艙應當說是寸土寸金,那一定是給你們有限的空間?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整個工程研制之初,它已經把地方給你分配好了,這個大概是1.5個立方,就這么大。

記者:就這么點地,要帶一個化工廠上去,怎么弄?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通過高效的地面集成,系統集成技術。我們自己做了一套系統,就是翻轉式維修的一套系統,這套系統不僅正面可以裝設備,反面也可以裝設備。

記者:如果想再升級怎么辦呢?總不能說是在家拆了裝修重來?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其實系統在設計之初的時候,我們就預留了一些可供升級的接口,包括安裝位置、供電接口、信息傳送接口,后續如果系統還有一些局部上升級的話,我們會通過備件更換的方式實現系統升級。

設計初期,再生式環控生保系統包括五個子系統:電解制氧子系統、二氧化碳去除子系統、微量有害氣體去除子系統、尿處理子系統和水處理子系統。雖然原理簡單,但如何從技術到工程突破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其中,尿處理系統是讓卞強費神多的。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尿液當中雜質很多,要想提取水,就必須對它進行預處理。預處理后的尿液是一種強酸強氧化性的東西,和它接觸的東西都必須耐酸,還要旋轉耐磨,這個難度比較大,尿處理系統里面用了一個軸承,就這一個軸承我們整整干了五六年。

記者:如果說這個問題不解決,那它帶來的影響又是什么?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這個產品壽命就會非常短,有的甚至于幾百個小時它就壞了,如果說十幾天、二十天、幾十天就換一個東西的話,你回收回來水的代價還不如你更換這個產品的代價,那就得不償失了。

太空中的這套裝置沒有現成產品,國際上也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團隊必須根據自身產品特點自主研發。由于經不起技術上的反復,他們采取了多方案并行的方式,從中選擇成功率較大的方案繼續推進,直到產品滿足使用壽命要求。

空間站尿箱的設計容量為22升,尿液在衛生區經過預處理后,由航天員搬運轉移至尿處理系統。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卞強:我們有一套系統,尿收滿了之后會自動提醒航天員這地方尿箱滿了,可以處理了。

記者:22升尿液收集起來了在尿箱里面,它能產生多少飲用水?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這個效率應該是在83%左右。18公斤,22升的尿液進入這個水箱之后,它要進水處理系統,水處理系統之后,最終的成品水都是裝在這個里面,尿的再生水和汗液的再生水是混著的。大概是一箱尿再生水和一箱汗再生水,混成一個軟水箱,搬到飲水機那塊供航天員日常生活使用,不光是喝。

記者:22升要處理完了,要處理成可食用的純凈水要花多久?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尿處理系統對這個22升的尿液進行處理的話,大概需要12個小時左右,這只是中水,再用不到12個小時的時間,就會把它處理成純凈水。

讓太空家園更宜居

除了保障系統的功能性,環控生保團隊也會充分考慮航天員在軌生活的便利和舒適性。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我們盡量去讓航天員有一種家的感覺,設計的時候我們會盡量去參考我們家里面衛生間使用的方式。

記者:我們在地球上是有重力的,你排出來是往下,但是在天上它會飛,你怎么把它給逮起來?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我們做了一套引流系統,大風量地去吸。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升空,與2021年4月29日發射入軌的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成為進駐中國空間站的第一批太空訪客。3個月的“太空出差”,他們首次在軌驗證再生式環控生保系統的全部功能。

當航天員把地球的生活搬上了太空,環控生保團隊也把航天員的太空生活搬進了空間站地面伴飛艙。同時,在航天員支持中心監控大廳,環控生保團隊也對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及空間站組合體實施24小時不間斷跟蹤測控,并根據下行參數對系統作故障判斷和健康管理。

記者:你們作為生保系統的科研人員的話,最關注天上的哪一塊?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其實我們更關注的是大小便處理這一塊。

記者:為什么?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因為只要這個系統出現故障,留給我們的處理時間非常短。舉一個例子,如果電解制氧處理系統故障,整個空間站里面有一定的氧氣,它可以供航天員維持一段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會達到一天兩天或者兩天三天都有可能。但是大小便系統出現故障之后,留給我們的處理時間非常短。

記者:為什么這么說?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室主任 卞強:人有三急。

記者:有堵的時候沒有?

航天員 湯洪波:沒有完全堵上,但是就是那個管路內的壓力會特別大,那個液體它就不容易在整個系統里面循環起來,大概20升左右的尿液要處理十七八個小時,二十個小時左右,要處理很長時間,地面監測就發現這個處理時間超時了。

中國空間站成為宜居的“太空家園”,這背后,是當年那支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科研團隊,他們用10年的時間將他們的產品送上天。

如今,6名航天員在軌輪換進一步驗證了環控生保系統的保障能力,這群在航天員身后默默托舉他們飛天的人,用前后數十年的艱辛付出和24小時不間斷的日夜守護為他們一路保駕護航。然而,卞強和他的團隊目標不止于此。

在攻克再生式環控生保技術時,團隊也同步開展受控生態環控生保技術的積累和研究,即生物再生式技術,通過植物光合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實現氧氣、水和食物的循環利用,并成功實施了“綠航星際”4人180天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集成試驗,為未來人類長期太空飛行,駐留月球、飛向火星的預先研究打開了新局面。

責任編輯:尹媛媛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日韩欧美无线在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www.四虎影视| 国内自产一区c区| √最新版天堂资源网在线|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五月婷婷六月天|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2021| 国产凸凹视频一区二区| 色老头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jizz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一线| 日本污全彩肉肉无遮挡彩色|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欧美激情第一区|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高清破外女出血视频|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jizz.日本| 国产精品老女人精品视| 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天天综合网在线|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丰满黄蓉跪趴高撅肥臀| 日本免费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