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闖”勁,就是經濟發展的“韌”勁丨頂端社評
頂端新聞評論員 郝瑞鈴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時提到,要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其中有一點是,“群眾敢首創”。
“敢”是有信心、有勇氣,大膽闖,大膽試;“首”是創新要以人民為主體,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創”則是突破常規,迎接挑戰,要讓創新活力充分涌流。
“創新”是凝結在中華民族骨子里的精神,歷史與實踐證明,人民群眾擁有非凡的創造力。
古時,河南媳婦嫘祖養蠶繅絲,制衣蔽體,推動農耕發展向前邁進;河南人杜康用糧釀酒,制酒業自此興盛,“杜康酒”至今留名。這些先民的大膽嘗試,不僅催生了新事物,更成為了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而今,美好生活還是由人民來創造。
鄉村振興需要人民干出來。平頂山市寶豐縣趙莊鎮大黃村村民抓住直播風口創新創業,從靠魔術表演糊口,搖身變成電商達人。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了4倍,直播帶貨還帶動周邊鄉鎮近萬人就業。
縣域經濟需要人民闖出來。商丘柘城萬名辣椒經紀人帶著三櫻椒沖向全國,走向世界,把“柘城辣椒”打造成為價值60.52億的品牌名片,產值達到20億,全縣20萬人聚集在辣椒產業鏈。
產業集群自群眾創業開始發育。自稱“草根創業者”的陳海濤懷揣要“做全國第一安全氣囊絲”企業的夢想扎根鶴壁,不僅做出了一家“專精特新”企業,還用自家的尼龍66原材料引來產業鏈上下游,聚起了鶴壁尼龍小鎮。
可以說,創造力就是生產力,人民群眾敢于創造的“闖”勁,就是經濟發展的“韌”勁。
讓群眾敢首創,既要讓其看到“前路坦蕩”勇敢邁出第一步,也要解決其“后顧之憂”,讓敢闖的人面對風險有退路,這就要求群眾唱戲,政府搭臺,用政策托底,留足勇于創新者的試錯空間。
空間的打造,關乎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關乎穩定優質的要素保障,更關乎創新生態的制度保障。
《河南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條例》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創新”將被放在立法高度予以重視,我們可以期待,群眾“首創”,豫來豫“敢”!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