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講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黨課
駐馬店網訊(記者 代廷偉 通訊員 龔楠楠)12月8日,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吳文立以“深刻感悟新時代法治建設偉大成就,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法治力量”為主題,為全市兩級檢察院干警講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黨課。
“黨的二十大報告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為法治中國建設標注了新的歷史坐標”。吳文立圍繞全面學習領會二十大報告精神、把準核心要義,以及黨的二十大關于法治中國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就新中國刑事政策的形成演變,按照發展歷程,從建國前我國的法治探索 、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我國的法治進程、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建設三個層面,進行了分享交流。
鑒往知來,向史而新。“成為一名新時代真正合格的、優秀的司法工作者,只會守住形式上不違法的底線是遠遠不夠的”。吳文立指出,我國近百年的法治歷程,有過成功,也有過曲折,它們共同匯聚成一段社會主義刑事政策從探索到確立再到全面推進的光輝歷史,為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提供了司法保證。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新部署新要求,就必須要把歷史和現實貫通起來。檢察人員要熟知新中國的刑事政策形成演變,熟知中國法治進程,從中探索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不斷變化的新要求新期盼,推動解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等目標貫徹落實到司法辦案中。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邁入新征程,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吳文立強調,作為新時代的檢察官,要從黨的刑事政策發展歷史中把握四點要求,第一,要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看待過去的法治歷史。我國的法治方針政策,是立足于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階段需要,依據當時的社會治安形勢不斷調整變化的,這既是馬克思主義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理論要求,也是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最根本、最現實、最直接問題的實踐要求。法治歷史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呈現出從嚴或者從寬的不同政策取向,這要求檢察人員必須用黨的最新理論武裝頭腦,全面準確把握黨的刑事政策,用最新的刑事政策指導辦案,確保每一個司法決定既符合法律規定,又符合時代形勢需要。
第二,要從我國的法治建設成就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信心。“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么樣的法治體系,是由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推進法治建設,必須從我國實際出發,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要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各方面,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為檢察工作者,就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信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緊密圍繞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依法能動履職,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第三,深刻認識貫徹落實好刑事政策在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新征程上,推進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需要我們矢志不渝厲行法治,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和長期性的法治保障。作為檢察工作者,圍繞落實好“六穩”“六保”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等要求,牢固樹立“依法能動履職”“止于至善”“一體化履職”“數字賦能檢察”等檢察履職新理念,貫徹落實好“少捕慎訴慎押”刑事政策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用好檢察建議,結合辦案開展訴源治理,發揮司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作用,實現維護社會秩序和保持社會活力的統一。
第四,增強貫徹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政策和檢察新理念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檢察機關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把“少捕慎訴慎押”刑事政策蘊涵的法治理念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夯實人民群眾對這一政策認同的群眾基礎;在困難面前堅持問題導向,始終聚焦“少捕慎訴慎押”政策落實中的首要問題、關鍵環節,樹立系統思維,凝聚合力,破解一系列機制性障礙;在落實中堅持區分情形、區別對待,全面準確把握寬與嚴的辯證關系,充分考慮具體案件的危害程度、犯罪情節和社會公眾的心理感受,做到依法當寬則寬、該嚴則嚴,消除質疑,贏得各方支持。要把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政策,轉化為檢察機關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具體行動,展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檢察擔當。
黨課以視頻形式開到各基層院,兩級院全體干警參會。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