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傳統手工粉條成為村民致富“金條”
駐馬店網訊(記者 方祥 通訊員 劉旭)隆冬時節,天寒地凍,正是農村傳統制作粉條的好時機。12月6日,在泌陽縣馬谷田鎮陳莊村委田莊村的一處院落里,一派熱氣騰騰的制作紅薯粉條的熱鬧場面。
走進田莊村村民朱永禮的家,院子里的一口大鍋熱氣騰騰,四名紅薯粉條制作工人正忙得熱火朝天,和粉、下粉、熟粉、濾粉、晾曬粉。朱永禮和妻子還有其他三名互助村民,分工協作,有條不紊,整個制作流程環環相扣,井井有條。
“我們四家制作紅薯粉條有20多年了,老哥幾個都是村里手工制作粉條的手藝人,我們幾家每年都種紅薯,每年都相互幫忙助用傳統手法制作紅薯粉條。”朱永禮說起手工制作的紅薯粉條,滿滿的自豪感,“我們制作的粉條全是紅薯粉,不摻和任何東西,手工制作粉條勁道有彈性,口感細膩潤滑,久煮不爛,深受鄉親們的喜愛。”
馬谷田鎮很多村子有著傳統種紅薯制粉條的傳統習慣,幾乎家家戶戶種紅薯制作粉條,粉條產業成為了村民們發家致富的主要產業。即使是工業化發達的今天,他們也不愿意放棄村里傳統制作粉條的工藝。“我們制作的粉條因為質量上有保障,味道純正,每年都不愁賣,基本上不出家門都被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搶購了。”說起村里的粉條產業,制作粉條20多年的朱永禮說,“俺今年種了12畝紅薯,制作成粉條出售,能收入6萬多元。”
“馬谷田鎮種植紅薯8000多畝,經濟效益4000多萬元。”馬谷田鎮主要負責人介紹,“馬谷田鎮一直有著種植紅薯,采用手工制作粉條的傳統,全鎮有制作粉條的手藝人上百人,粉條質量高、價格優,每年都不愁賣?,F在我們依托鎮里的電商物流園,采用直播帶貨的形式銷售特色粉條,有內蒙、貴州、廣州等地的客戶也通過線上購買我們的粉條,供不應求。”
“泌陽縣屬于淺山丘陵區,氣候適宜,土地適宜種植紅薯,特別是馬谷田鎮和郭集鎮,紅薯種植較為集中,手工制作紅薯粉條因其獨特的傳統工藝,以及粉條的特殊的味道品質,被群眾保留延續了下來。目前,泌陽縣年紅薯種植面積5萬多畝,經濟效益25000多萬元,種紅薯,手工制作粉條成為馬谷田鎮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泌陽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方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