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鄉鎮”引領鄉村振興走向“詩與遠方”
許偉
日前,經過鄉鎮申報、縣區推薦、市級分類審核、實地考察、專家評審等環節,我市蟻蜂鎮、竹溝鎮、留莊鎮等33個鄉鎮入選駐馬店市特色鄉鎮。鄉村旅游型、歷史文化型、民族特色型、現代農業型、工業發展型、商貿流通型,一批具有本鄉本土區域發展特色的鄉鎮從山野之間走到大眾眼前,成為現代城市居民身邊的“詩與遠方”。
習習春風暖中原。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5年來,鄉村振興取得了階段性成就,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前進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市結合實際評選出一批特色鄉鎮,既是對以往鄉村振興的階段性總結,也是對今后全市開展鄉村振興的示范引導。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綠水如弦、阡陌縱橫、屋舍儼然……一幅幅清新別致、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畫卷舒展開來,吸引游客慕名而來,流連忘返。一批特色鄉鎮的出爐,告訴人們,中原農業不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模樣,不只有大型農業機械縱橫田間的壯觀景象,農業也可以很精致、很美好,可以商貿流通、工農俱興,可以歷史文化、民族特色融合發展,也可以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理想中的田園模樣。
特色鄉鎮,以各自的本鄉本土特色成就了其發展之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共同書寫著天中大地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鄉村之美,美在創新。上榜的特色鄉鎮,鄉村搖身一變,成為民族特色型鄉鎮,成為休閑旅游打卡地,展現了鄉村建設新的方向,賦予農業文明新的價值,是鄉村提升競爭力的有力嘗試。比如確山縣留莊鎮稻田公園,以新時代農耕文明、田園文化為注腳,實現了鄉村蝶變,成為“網紅”打卡地。
鄉村之美,美在村民。原來的中原農村,交通不便,經濟落后。如今,道路修直了,新房子蓋起來了,在外打拼的游子也回來了。勤勞的村民創造了美麗的鄉村,美麗的鄉村同樣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業以才興,功以才成。近年來,一批批有學識有能力的年輕人從大都市返流農村,擔當“新農民”,為鄉村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催生農業經濟新業態。我市這批33個鄉鎮實現特色發展的過程中,不乏這些年輕人的身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呼喚更多情懷、有能力、有作為的人才。
鄉村之美,美在奮斗。這批特色鄉鎮中,無論是歷史文化型、民族特色型,還是現代農業型、工業發展型、商貿流通型,無不啟示我們,一定要找準在區域發展中的定位。
時代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美好的藍圖,在拼搏奮進中繪就。期待各縣區鄉鎮乘勢而上,以特色鄉鎮評選為契機,“引鳳筑巢”,積極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下功夫打造“近悅遠來”人才發展環境,為各類人才回鄉投資興業搭建良好平臺,把更多有學識、有能力、能擔當的“新村民”引入鄉村,引導他們融入鄉村發展,用新知識、新技能為鄉村賦能,形成鄉村振興的持久引擎,從而成就更多的“特色鄉鎮”,共同繪就鄉風文明、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詩和遠方”。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