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堅持科學綠化 打造農田防護林“駐馬店模式”
駐馬店網訊(記者 陳誠 通訊員 宋艷廣)
12月8日,記者從駐馬店市林業局獲悉,“十三五”以來,駐馬店市堅持科學綠化理念,大力推進農田防護林建設,探索了一條適合平原農田防護林建設的“駐馬店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農田林網折合面積40.58萬畝,基本實現“路相通、溝相連、林成網、田成方”的建設格局,改善生態環境,為保障糧食安全筑牢綠色屏障。
圍繞“在哪造”,精準做好規劃。每年秋季開始,及早組織開展平原農田防護林建設規劃調查。結合高標準農田和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堅持分區域、集中連片治理思路,每縣區規劃建設一批0.5萬畝左右的林網精品片。按照應栽盡栽的原則,對規劃區內適宜建設的溝路渠全部勾繪上圖,將栽植密度、樹種、規模落實到小班圖上,為建設農田防護林提供“施工圖”。對主路面進行路肩培護,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利用客土單側拓寬路肩1.5 米,拓展造林空間,增加林網厚度。
圍繞“造什么”,突出適地適樹。以落葉早、發芽晚的“夏蔭冬光”優良鄉土高大喬木樹種為主,適當配置小喬木、花灌木,營造復層林帶,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當前,駐馬店市農田林網楊樹、楝樹、椿樹、榆樹、楸樹等鄉土樹木隨處可見,配置的海棠、櫻花等為鄉村增加一道景觀。
圍繞“怎么造”,明確建設標準。開挖邊溝、整修路肩要求按照“一直兩平三達標”,即溝渠開口直,溝渠上口兩側地面平整,溝渠斜坡內面平整,溝渠上口、下口、深度全部達到技術規范要求。栽植標準要求路寬6米以上的按一路兩溝4行樹進行栽植,6米以下的按一路一溝3行樹進行栽植,對拓寬路肩達到1.5米的,每側再增加1行,提升防護效果。
圍繞“怎么管”,創新“四種模式”。采取拍賣、劃入村集體等形式,明晰林木產權,“不栽無主樹”,破解保存難的瓶頸問題。創新農田防護林建設運作“四種模式”,即政府出資整修路肩、植樹,納入村集體;政府出資整修路肩、拍賣,公司、合作社、大戶承包經營;政府出資補助苗木費用,公司、合作社、大戶承包經營;村委組織整修路肩,并對路肩使用權進行拍賣,拍賣收入用于支付整修路肩費用。
責任編輯:陳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