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到天旋地轉,可能是它出問題了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麗 通訊員 趙慧賢 馮巍)很多人因為酒精而眩暈,但有些人卻因為一顆小“石頭”,稍微動一下就會像坐過山車一樣天旋地轉。60多歲的王女士,一天夜里起床去衛生間,突然感覺頭暈,躺下也有惡心、嘔吐感,這低頭或抬頭就突發的眩暈,讓她無比焦慮。
為此,她輾轉數家診所、醫院均檢查正常,偶然間她看到一篇關于“耳石癥”的科普文章,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她來到了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趙慧賢,經過眼震電圖和平衡實驗后,確診王女士為耳石癥,在趙醫生的指導下,做了幾個簡單改變體位的動作后,王女士發現無論怎樣動頭部眩暈都神奇地消失了,原來是用耳石復位手法進行了治療。
什么是耳石復位法?
耳石復位手法是目前治療后半規管耳石癥最常用的手法。該手法通過依次改變患者頭位,使耳石在重力作用下移動,從后半規管排出,恢復原位。
耳石癥是人耳朵長出的石頭嗎?
耳石癥其實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小石頭,而是一種碳酸鈣結晶,長在內耳的平衡器官(既球囊和橢圓),它與生俱來,自出生便伴隨著我們。
正常情況下它維系著我們人體的平衡,耳石平時‘‘居住’’在耳石器官中,肉眼是看不到的,在纖維鏡下可以觀察到。它與蛋白質混合在一起組成耳石膜,附在毛細胞的粘液毯上,當橢圓囊斑上的耳石顆粒脫落,這些耳石顆粒隨著患者頭位方向的移動,受重力作用發生一定的位移,會使患者產生眩暈。
影響耳石脫落的因素:
(1)年齡:通常40歲以后高發,且發病率隨年齡增長逐漸呈上升趨勢。
(2)性別: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1.5~2倍,尤其更年期及之后導致的缺鈣。
(3)生活習慣和情緒:勞累、熬夜、焦慮、精神壓力大。
(4)導致小血管供血障礙的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
(5)其他耳部疾病誘發:突發性耳聾,前庭神經炎,耳部外傷。
(6)意想不到的潛在誘因:耳朵受到震動(如洗牙),長期固定的睡覺姿勢(重力因素導致脫落)。
劉鑫國耳鼻咽喉科主任復位治療后的注意事項:
根據以往的臨床經驗總結,復位治療之后,我們建議患者注意以下幾點,避免意外受傷、降低耳石癥復發率。
1. 復位后,有可能短暫失去平衡,注意防范跌倒。
2. 復位后數小時內不要過度抬頭或低頭,避免復位回到前庭腔的耳石重新脫落回半規管。
3. 復位后1周內避免頭部劇烈活動,以及避免可能造成頭部劇烈運動的行為。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