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精神疾病醫治力度
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世界衛生健康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說,全球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過去幾十年一直在增加,到今年全球有精神疾病的已經超過10億人。
全球總共80億人,有精神疾病的超過10億人,陸院士的話讓人震驚,但又是有根據的。今年6月,世衛組織發布的《2022年世界精神衛生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近10億人患有精神健康疾病,新冠疫情出現后全球抑郁和焦慮患者增加了25%,但用于精神健康領域的國家衛生經費和國際衛生援助少之又少,高收入國家逾70%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得到治療,低收入國家僅為12%。
我國不能算高收入國家,可得到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應該不高于70%。加大精神疾病的醫治力度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這需要從多個方面努力。首先,要改變歧視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的社會意識。不可否認,在我們國家,精神疾病是一個敏感的詞匯,精神疾病患者是一個遭受異樣眼光的群體。精神疾病和胃病肺病一樣,就是一種疾病,患者不應該被歧視。有病治病,患者及其家人也沒必要諱疾忌醫。其次,要加大精神疾病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很多城市只有一兩個精神疾病醫院,這是不夠的。第三,要注重精神疾病醫生的培養。據國家衛健委的統計,2021年年底,我國精神科醫生有6.4萬人,只占全國醫師數量(428.7萬人)的1.49%,發達國家醫學院學生畢業后選擇做精神疾病醫生的有5%左右,我國不到1%。
在一些發達國家,看心理醫生、精神疾病醫生是常態。我們要加大精神疾病醫治力度,上述第一點是前提也是關鍵,也就是要改變歧視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的社會意識。做到了這一點,再加上我們在第二、第三點上持續發力,我們就能在醫治精神疾病方面有新的提高和突破。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