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群眾修橋忙 回報社會眾人贊
摘要:社區黨支部書記郭金珠介紹,社區任樓村西側道路整修時,中間一座寬4米、長3米的小橋未及時維修,橋身兩側護欄及橋身部分坍塌,存在安全隱患,遇到雨雪天氣,影響社區任樓、崔塘、張廟等幾個村村民的正常出行,因道路施工方已撤離,小橋遲遲未維修。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付明 通訊員 賀志勇)12月3日,寒氣逼人,在平輿縣東皇街道張廟社區一處舊橋維修場地,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10名群眾正在忙著和灰、運磚、砌磚,忙得不亦樂乎。
原來,正在義務出工的群眾均是村里的脫貧戶,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以及自身努力下順利脫貧。脫貧后他們心懷感恩,經常幫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社區黨支部書記郭金珠介紹,社區任樓村西側道路整修時,中間一座寬4米、長3米的小橋未及時維修,橋身兩側護欄及橋身部分坍塌,存在安全隱患,遇到雨雪天氣,影響社區任樓、崔塘、張廟等幾個村村民的正常出行,因道路施工方已撤離,小橋遲遲未維修。
近日,社區組織村里的成功人士提供建筑材料,準備維修橋身和橋面,但因為工程量小,施工 隊不愿干,一時難以施工。
當聽到修橋缺少人手時,脫貧群眾紛紛要求義務幫忙,不要報酬。
“感謝黨的好政策和鄉親們的關愛,讓俺有房住、有事干、有收入、有奔頭。俺愿意為鄉親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算為社會做點兒貢獻吧。”正忙著砌墻的李橋村脫貧戶梁建斌真誠地說。
“人窮不能窮志向,脫貧更知感恩情。”社區駐村第一書記馮強表示,這些脫貧戶脫貧后,飲水思源,時刻想著報答黨的恩情,回報社會的關愛,這次義務出工便是他們感恩社會的真實寫照。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