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村做活“藥文章”
摘要:梁金香說,目前,許屯村中藥材種植實現農戶全覆蓋,面積3000多畝,畝效益達3000元,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種植中藥材5萬余畝。“土地流轉收租金、合作社務工掙薪金、產業分紅得利金,我成了‘三金’新農民了。”
種藥材 發藥財
藥材村做活“藥文章”
駐馬店網訊 (記者 鄧丹華 王朝朝 通訊員 楊明華)近日,記者在汝南縣常興鎮許屯村看到,8家中藥材加工合作社里,工人正忙著對中藥材進行分揀、打捆、包裝、裝車,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如圖)。
“俺村中藥材種植面積3000多畝,畝效益3000元錢。小小中藥材,讓老百姓鼓起了錢袋子、過上了好日子。”11月21日,該村黨支部書記梁金香高興地說。
許屯村種植中藥材有20多年的歷史,但不成規模。近年來,村“兩委”借助“中國藥谷”落戶駐馬店的東風,引導鼓勵村民因地制宜發展夏枯草、石見穿、一點紅、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中藥材種植。同時,積極與科研院所、龍頭公司、藥材市場對接,在技術研發、質量信用、品牌打造、銷售渠道4個方面齊發力,并逐步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調動了村民們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村民申富友流轉土地種植中藥材100多畝,年收入30多萬元。
“夏收夏枯草、石見穿、一點紅、半枝蓮,秋收白花蛇舌草,農閑時加工中藥材,一年四季有活干,家家戶戶有錢掙。”梁金香說,目前,許屯村中藥材種植實現農戶全覆蓋,面積3000多畝,畝效益達3000元,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種植中藥材5萬余畝。許屯村成了名副其實的藥材大村。
種得出、銷得了、賣得好。該村“兩委”在配套服務上下功夫,爭取項目資金,對農田基礎設施進行治理,規劃建設了8家中藥材收購、儲存、初加工合作社,安排200多名村民就近就業,人均日工資70元。
村民曾鳳仙身有殘疾,愛人病故,孩子在外務工。曾鳳仙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自己到合作社務工,每天收入70元錢。
“土地流轉收租金、合作社務工掙薪金、產業分紅得利金,我成了‘三金’新農民了。”曾鳳仙高興地說。如今,觸手可及的“好錢景”,讓許屯村百姓奔富路的勁頭更足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梁金香信心滿滿地表示,下一步,許屯村要繼續擴大中藥材產業發展規模,提升藥材附加值,讓村民種藥材、發“藥財”,端牢致富“聚寶盆”。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