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細作 點“麥”成金
摘要:對于袁月英來說,如何將一根普通的麥草幻化作栩栩如生的圖畫,不僅考驗著制作者的腦力、筆力、體力,更考驗著創作者的繪畫功底與審美情趣。
駐馬店網訊(記者 郭建光)古風新韻總相宜,一筆一刀皆傳情。麥草畫是以麥秸稈為造型原料,和剪紙、布貼一樣,屬于剪貼藝術。以烙鐵為畫筆,將秸稈熨燙著色,需經過熏、繪、刻、燙、貼等二十多道復雜工藝,一點一點粘貼完成,麥草畫自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只能是一種“慢工”的手藝活。
點“麥”為金,以案為家。對于袁月英來說,如何將一根普通的麥草幻化作栩栩如生的圖畫,不僅考驗著制作者的腦力、筆力、體力,更考驗著創作者的繪畫功底與審美情趣。轉眼千年,回望六月的平原,無盡的麥穗陽光下帶著露珠熠熠生輝。搭載著精湛的技藝,如今在袁月英的巧手之下,麥草畫已成為可與汴繡、蘇繡媲美的工藝精品,從而登堂入室,成為點綴人們高質量生活的最愛。
收獲過后,精心收藏的麥稈齊刷刷在儲物間內等待,等待著大門再一次打開,等待著它們的高光時刻。對袁月英而言,麥稈不再是燒鍋的燃料,而是激發她創作欲望的一團火苗,從而讓她善于捕捉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融入國畫、版畫、烙畫、雕刻、刺繡等諸多傳統藝術表現技法,賦予畫面豐富的深淺、濃淡及明暗變化。其制作的麥草畫內容取材廣泛,上至帝王將相、流云飛月;下至庶人百姓、花草蟲魚,形象表現不拘一格,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袁月英以梁祝文化為素材,制作的麥草畫作品,捧回河南省第三屆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一等獎、中國專利博覽會金獎等金燦燦的燙金證書。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