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為“中國飯碗”插上科技翅膀
摘要:據介紹,該中心還匯聚中國一拖、中聯重機等創新資源,通過“公司+創新戰略聯盟”的組織模式,將解決關鍵材料、核心制造工藝與薄弱環節農機裝備供給問題,持續引領我國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最終建成國際一流的智能農機創新平臺。
農戶填報需求信息下單、機手報價接單,APP上還可以實現實地作業現場直播、作業軌跡實時查看,便于作業完成后農戶遠程驗收付款,給機手評價打分……河南農機云平臺自今年上線以來,成為田間新潮流。
“有了網約平臺,找農機就像打網約車一樣方便。”11月23日,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大數據研究所所長馮云鶴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河南農機云已基本完成了漯河市、信陽市秋季耕收作業的補貼工作,終端補助金額已經陸續到達機主手中。平臺統計作業面積為150萬余畝,現在共有1473臺收獲機,平均每臺收獲機作業1000余畝,較往年每臺收獲機平均作業量400多畝有了大幅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工信部的支持下,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在洛陽成功組建并開始運行。該中心圍繞農機裝備領域的重大需求,對標國際創新機構,打造農機領域原創科技的策源中心、行業技術進步的促進中心。
據介紹,該中心還匯聚中國一拖、中聯重機等創新資源,通過“公司+創新戰略聯盟”的組織模式,將解決關鍵材料、核心制造工藝與薄弱環節農機裝備供給問題,持續引領我國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最終建成國際一流的智能農機創新平臺。
在央視綜合頻道近日播出的《航拍中國》中,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牽頭打造的5G+氫燃料電動無人駕駛拖拉機,作為我國智能農機的代表出鏡,展示了我國新能源無人駕駛拖拉機的風采。此前,該拖拉機亮相第十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時,以其科技范兒十足的造型成為農機展區內最具人氣機型。
“保證糧食安全,建設農業強國,必須強農機裝備。”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總經理王云飛說,中心成立以來,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發展,堅持創新引領,重大技術突破表現搶眼: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自主研發打造的“輪邊電機電動拖拉機”是國內首臺大馬力輪邊驅動型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北斗自駕導航儀在北大荒農場開始規模化安裝和調試,提供農機自動駕駛和農機作業監管服務。
今年8月1日,中國一拖重型動力換擋拖拉機——東方紅LZ2604批量下線,這是中國農機裝備的一個重大創新,也是河南農機裝備領先全國的一個標志。
前不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河南要建成全國重要的農機裝備制造基地,力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到2025年,建成以洛陽為核心,鄭州等地為支撐的現代農機裝備產業集群。這讓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碗’要裝更多中國糧,無論是種子還是農機裝備,一定要安全自主可控,核心技術必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王云飛表示,作為我國農機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將繼續發揮協同技術優勢,提升成果轉化水平,助力我國農業裝備高質量發展,為農業產業的升級、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更多力量。記者 田宜龍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范坤鵬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