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不能“失靈”
摘要:今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通告,已建立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制度,組建事故調查協作網。唯有調查過程信息透明,調查程序客觀、公正,方能破解事故責任“羅生門”,讓廣大新能源車車主放心駕駛,也督促新能源車企強化車輛安全。
廣東潮州特斯拉汽車事故調查有了最新進展。11月16日上午,車主親屬向媒體表示,潮州警方委托上海某機構對車禍車輛進行第三方鑒定,“我們現場要求特斯拉提供車輛的后臺數據,特斯拉方面沒有表態,我們不認同此次鑒定”。
11月16日晚,特斯拉方面向媒體表示,參與此次鑒定工作的是國家認可的專業權威鑒定機構,由警方選定,在警方的監督下,鑒定工作正在進行。事故到底是司機操作不當,還是車輛突發故障?最終事故鑒定結果尚需等待警方通告。
自2020年6月開始至今,特斯拉多次被曝出“剎車失靈”事故。特斯拉官方對此類事故的調查結果,多歸因為車主“踩錯剎車”。
其實,發生車輛駕駛“失控”事件的不僅是特斯拉,其他車企也有類似案例。當事故發生后,車企與當事車主往往各執一詞。而隨著事故的不斷增加,車主及公眾對于新能源汽車駕駛安全性的疑慮也難以消除,亟待更加全面、具有社會公信力的調查機制,對此類事故進行徹查,從而杜絕其中可能存在的“人禍”,同時也避免新能源車企遭受冤枉,維護行業信譽。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事故責任管理體系建設正在提速。早在2019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就發布通知,要求生產者獲知其生產、銷售或進口的新能源汽車因車輛失控或意外加速等導致交通事故的,應在事故發生后12小時內(如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社會影響的,應在事故發生后6小時內)向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報告事故基本信息。今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通告,已建立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制度,組建事故調查協作網。
那么,特斯拉潮州事故發生后,車企是否按此規定及時上報?如果車企已經上報,市場監管部門是否已啟動事故調查協作網?這些信息目前公眾不得而知。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制度要切實保障車主駕駛安全、推動新能源車企合規運營,就必須在一個個具體案例中得以應用。新能源車企應常態化執行事故報告制度。拒不執行者,應由市場監管部門嚴肅追責,如此才能形成監管閉環。
一次次事故顯示,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調查過程的信息公開越來越重要。希望警方、市場監管部門等第一時間公布事故原因和調查過程。唯有調查過程信息透明,調查程序客觀、公正,方能破解事故責任“羅生門”,讓廣大新能源車車主放心駕駛,也督促新能源車企強化車輛安全。這也是中國新能源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