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微信紅包”千萬別領,謹防被騙
摘要:小周感覺自己受騙了,就不再給對方轉錢。小王又連著做兩單后,感覺不對勁,發現自己被騙,遂報警。駐馬店市反詐中心提醒:詐騙分子以領取紅包為幌子,過兩天就讓你開始做任務了,類似刷單那種,得先墊錢,再返錢,一開始小額墊錢,慢慢增加。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金霞)“掃一掃,免費領禮品”“快搶紅包!都是大包!”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最近一段時間,這種廣告在快手、抖音、微信朋友圈等處傳播,有不少人根據提示掃碼進群等待領取,沒想到最后陷入網絡刷單的陷阱。昨日,駐馬店市反詐中心發布兩起典型案例,提醒市民謹防被騙。
【“免費領禮品” 當心背后有詐】
11月10日,小周報警稱:他在快手上花1分錢買的空氣炸鍋一直沒發貨,就和客服聯系,對方給其提供了一個QQ二維碼讓他聯系廠家客服。小周加了這個客服后,客服將他拉進一個群,給他解釋要發朋友圈做任務才能發貨。
小周在微信上發完朋友圈便跟著客服做任務,客服告訴他30元錢本錢可以掙28元傭金。他便用微信掃碼向對方提供的二維碼轉了30元錢,沒多大會兒便收到28元傭金到賬的提醒。客服問小周想不想多掙點兒。小周心動,便按照對方所說的下載安裝了“HICHAT”的APP。注冊以后,一個自稱“王彬”的”導師”讓他在APP的網頁里轉賬充值,然后跟著導師買大小賺錢。
小周就向對方提供的網頁轉賬充值,后來想要提現的時候,平臺顯示不能提現,小周和客服聯系,客服說是小周操作失誤,還得繼續做個五萬的連單任務才能修復任務。小周做完任務后,客服又說在做連單任務的時候,小周少做了個任務導致修復失敗。小周感覺自己受騙了,就不再給對方轉錢。
駐馬店市反詐中心提醒:詐騙分子以免費領取各類物品為幌子,吸引群眾掃碼,騙取個人信息。以各種理由將受害人引去刷單平臺、網絡博彩等非法網站或者直接進行電話詐騙。你發了朋友圈,曬了所謂的快遞單號,會讓你的個人信息被詐騙分子掌握,或讓你的朋友也成為潛在的網絡詐騙受害者!因此,請勿貪圖小便宜,陷入電信網絡詐騙的漩渦!
【這種“微信紅包”千萬別領,謹防被騙】
11月11日,小王報警稱:她在家里玩手機時被朋友拉進了一個微信紅包群,剛開始沒在意,后面被好友催促:“快搶紅包!都是大包!”她點開一看,豁,真闊綽,一個紅包200塊,一發就是十幾個。她搶了幾個紅包后,群里便有人說,想跟他一樣能這樣隨便發紅包的加他微信,他帶著大家賺錢。
小王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加了那人的微信,按捺不住自己想發財的心情,添加了那人的微信。對方發來一個“微勵志”APP軟件下載的網頁鏈接,告訴她錢就是從這兒賺的,并給她推薦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帶領他們賺錢的導師。
隨后,導師帶領他們做任務,先是發一些抖音、快手賬號讓他們去關注點贊,然后截圖發到群里,一個截圖返3-5元紅包。來來回回小王掙了20多塊錢。導師隨即問小王,要不要趁機會掙一單大的,通過“公益購物”墊付返傭金,一次最高能返十幾萬元。小王不疑有他, 便跟著導師做墊付任務。偶爾一天她想要提現時,發現平臺不能提現,客服給的回答是任務做錯了,需要再連續做個三聯單進行補救。小王又連著做兩單后,感覺不對勁,發現自己被騙,遂報警。
駐馬店市反詐中心提醒:詐騙分子以領取紅包為幌子,過兩天就讓你開始做任務了,類似刷單那種,得先墊錢,再返錢,一開始小額墊錢,慢慢增加。幾元幾十元會返給你,等你進了圈套,刷個幾千元幾萬元的單,就不會返給你了,拉黑你,刪除你。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