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丨紅了800多年的“頂流UP主”如何煉成?
摘要:在武夷山他暢游山水,感念人生,成為紅了800多年的“頂流UP主”。還到朱子故里五夫鎮,打卡“活著的朱子遺跡”手植樟樹,吟誦“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青山綠水間,學習團成員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滋養。早在十年前,朱子文化就吸引黃柏翰跨海而來。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出品,現代快報+制作的“探尋中國式現代化之路——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二季)”系列短視頻燃情上線。30位頂流推薦官連麥互動,30個青青學習團沿著“大國重器”“綠水青山”“全面小康”“文化傳承”四條線路,沉浸式打卡學習,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本集短視頻沿著“文化傳承”學習線路,打卡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朱熹園,看看紅了800多年的“頂流UP主”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摘要】
我們必須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
【連麥頂流】
本集頂流推薦官:
朱杰人 中華朱子學會常務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終身教授
在歷史上,也有一位“朱老師”,那就是一代大儒——朱熹。這位朱老師在武夷山傳道講學,著書立說,很多粉絲慕名而來。在武夷山他暢游山水,感念人生,成為紅了800多年的“頂流UP主”。我帶了三把扇子,都和他相關,快去找一找扇子背后的故事吧。
【青青學習團】
團長:
黃柏翰(臺胞) 原臺灣朱子學會秘書長、武夷學院副教授
團員:
張琴 武夷山景區工作人員
林家弘 南方科技大學學生
李直玲 武夷山市五夫鎮UP主
【本集介紹】
青青學習團在團長黃柏翰的帶領下,來到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武夷山,在古樸典雅的朱熹園,尋訪先賢“琴書五十載”的痕跡;坐在九曲溪竹排上,感悟題刻“逝者如斯”的意義;還到朱子故里五夫鎮,打卡“活著的朱子遺跡”手植樟樹,吟誦“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青山綠水間,學習團成員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滋養。
早在十年前,朱子文化就吸引黃柏翰跨海而來。看到武夷山山明水秀,人們熱情,武夷學院還有朱子學研究中心,可學可用的資料非常豐富,就留下來了。“希望不斷深入研究朱子學,像朱子一樣傳道授業。”
在武夷山工作的張琴說,這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其“文化”部分就與朱子理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上下五千年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第一次來到武夷山的00后林家弘說,從書本到現實,他重新認識了“萬紫千紅”“源頭活水”背后的故事,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在李直玲的鏡頭里,有古樟樹、萬畝荷塘、朱子社倉,以及生活在五夫鎮的老鄉們。她說,要用更多優質視頻吸引年輕人參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用文化“引流”,助力鄉村振興。
現代快報+記者 盧河燕 李蔚蔚/文 李榮榮/設計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