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
摘要:及時總結和推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典型經驗做法,樹立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標桿,推廣先進縣區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經驗與做法,鼓勵引導全市廣大中小企業以“專精特新”為路徑,實現高質量發展。
梁吉強
近年來,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工作部署,市工信局通過精準服務、示范引領、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導全市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必須繼續努力。
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必要性
一、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有助于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群體中的先進代表,是創新的主力軍和重要源泉。我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人員占比基本達15%,平均研發強度超過了5%,平均發明專利數超過2項,均遠遠高于我市其他中小企業。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必將提升廣大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盈利水平,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加快企業梯度培育升級。
二、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有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專精特新”企業多數處于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對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具有強有力的助推作用。例如,河南樂山電纜有限公司長期致力產品創新,研發生產的防潮型無機礦物絕緣防火耐火電纜,極大提高了電纜的絕緣性能,填補了國內空白,受到國家電網和電力設備市場的青睞。
三、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有助于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發揮這些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方面的積極作用,有助于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現代化水平。例如,河南弘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擁有8項發明專利,主導產品柴油車尾氣凈化液采用自主研發全膜法純生抗結晶技術,開創8道膜凈化工藝,純度高達99.8%,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與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是戰略合作關系,是中部地區領先的環境治理綜合服務商。
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存在的問題
一、縣域和行業分布不平衡。從縣域分布看,全市7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西平縣、高新區、驛城區。從行業分布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食品制造、生物醫藥等行業。
二、達到基本認定條件的企業少。2022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基本認定條件有四項門檻性指標。從摸底調查和企業申報情況看,僅68家同時符合四項門檻性指標,占全市中小型工業企業總數的1.94%。
三、專項認定條件短板明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認定條件為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4個方面。從2022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情況看,我市同時滿足4個專項條件的企業只有2家,同時滿足3個專項條件的企業只有10家。以專業化條件申報的10家企業中,符合“專精特新”產業導向且參與過國家或行業標準制定的企業有8家;以精細化條件申報的30家企業中,獲得管理體系認證和主導產品在本省排名前五的企業有22家;以特色化條件申報的8家企業中,在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2項以上、實用新型專利或外觀設計專利5項以上以及企業獲得省級及以上質量標桿、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1項以上的企業僅有4家;由于新穎化條件沒有具體指標,在往年以新穎化為專項條件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時,只要符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中的任意一項即可,但今年的要求是從屬于工業“四基”或制造業十大重點產業領域的企業中選取,且產品要有創新。由于我市在工業“四基”和制造業十大重點產業領域基礎較差,以新穎化為條件申報的15家企業均未通過。
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產業結構不優。我市農副產品加工、建材、紡織服裝等低附加值傳統企業占比較大,智能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占比較小。大部分傳統企業無能力建設研發機構,研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較弱,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較為困難。
二、企業發展“專精特新”意識不強。四項基本條件和四項專項條件,企業符合任意一項即可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而我市一些具備基本條件的企業,對專項條件中的關鍵性指標不夠重視,沒有結合企業自身優勢,圍繞某一專項條件有針對性發展,導致缺少關鍵性指標,或關鍵性指標不過硬而不能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比如,河南農有王農業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最大的播種機生產基地,主導產品高產播種機在省內排名第一,但因缺少精細化專項條件的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指標,未能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三、惠企政策落實不到位。目前,我市部分縣區和部門對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落實不到位,沒有起到促進我市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的效果。
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的建議
一、招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市在招商引資時,不僅要招引龍頭企業、大項目,也要注重圍繞“九大集群”產業短板,招引各類創新能力強、產品科技含量高、市場占有率高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二、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建設科技創新共享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技術咨詢、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服務,降低企業自主創新的風險和成本。
三、開展專項診斷服務。每年邀請信譽好、服務質量好的第三方專業診斷機構,對擬培育企業進行全面診斷摸底,提出個性化、系統化的企業對標培育方案,幫助企業補齊短板弱項。
四、推動惠企政策落實兌現。開展中小企業惠企政策落實情況專項督查行動,對不適用的惠企政策進行修訂,或重新出臺針對性政策,有效發揮政策引導作用。金融管理部門要推動金融機構落實“專精特新貸”有關政策,滿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助力企業生產經營。
五、加強督查考核。建立全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工作督查考核制度,定期對各縣區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和相關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將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列入政府工作責任制目標考核內容。
六、加強宣傳引導。及時總結和推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典型經驗做法,樹立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標桿,推廣先進縣區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經驗與做法,鼓勵引導全市廣大中小企業以“專精特新”為路徑,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駐馬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