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益訴訟制度 守護食品藥品安全
劉四超
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既是公益訴訟制度設計的初衷,也是公益訴訟辦案的“主陣地”,不斷完善該領域的公益訴訟制度,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是提升監督能力。食品藥品領域涉及的范圍廣、專業性強,公益訴訟辦案人員既要學習該領域專業知識,也要掌握行政法規。在辦案當中,一要注重運用專業知識收集證據,精準把握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對生命健康的危害。二要落實好“借助外力,用好外腦”的要求,讓食品藥品領域專業人才為檢察機關辦案提供有效幫助。三要精準制發檢察建議,調查的事實要具體,建議的依據要明確,對督促食藥部門履職充分釋法說理要說到要害,達到以精準建議,促剛性監督。
二是加大監督力度。一是不斷拓展監督廣度,把食品藥品安全更多問題納入監督范圍,強化全鏈條、全方位監督,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關口。二是提升監督深度,督促行政機關加大對食藥領域隱匿性強、查處難度大、危害程度深的違法行為依法履職,特別是要嚴格落實消費終端市場的食品藥品票證查驗制度,從源頭杜絕食藥問題,讓黑作坊、違法企業無法生存。三是注重抓源治本,針對食品藥品具體細分行業,通過小切口推動解決行業內、區域內的普遍問題。
三是探索懲罰性賠償。訴請被告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讓肆意損害公益者,付出應有更高代價,才能讓違法者痛到不敢再犯,才能震懾和警示潛在的制假售假違法者。首先要注重適用懲罰性賠償,查清案件造成的危害,客觀正確評估造成的損失,讓賠償能夠彌補受損的公共利益。其次要精準確定訴請,把握違法價值,找準懲罰倍數,才能更好推動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落實。三要與審判機關形成保護食藥安全共識,與審判人員進行積極溝通,不斷探索完善食藥類案件懲罰性賠償金適用制度。
四是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對于社會反映強烈的餐飲安全、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藥品銷售、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等問題,積極回應,依法參與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的多種形式聯合督導,形成公共利益保護合力。辦理好群眾身邊影響較大的案件,把涉及群眾利益的小案辦好,引導群眾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和維權意識,讓更多群眾參與公益訴訟線索舉報、問題查處。注重宣傳公益訴訟職責與案件效果,讓群眾能真切感受檢察機關監督的力量。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