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鄭州富士康一線丨園區的一天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楊凌 王延輝 段偉朵/文 范昭/圖
11月7日,立冬,新的一天。
早上7點多鐘,張利強(化名)吃過早餐,做好防護,從富鑫公寓走出,登上“點對點”通勤大巴,去富士康鄭州科技園上班。
張利強是老員工,在鄭州富士康工作10年了,每天,他和工友們在閉環管理中“兩點一線”上班下班。
在這個總面積達560萬平方米的富士康鄭州科技園里,夜班員工下班后,白班員工一大早就開始分批錯峰進入園區不同車間,開始一天的工作。
除了生產,園區員工們還有一項要完成的任務——做核酸檢測。自11月4日起,富士康鄭州科技園每天從5:00到11:00持續進行全員核酸單采,在這一時間段內,員工分時分批進行核酸采樣。
“政府專門調配5臺移動檢測車、1個方艙實驗室及醫療物資,在園區設置了近150個單采點位,投入醫護350人,企業各部門志愿者維護現場秩序及點位消殺,最大限度實現員工核酸采樣隨到隨采、及時掌握員工健康狀況。”據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工業安全處負責人張雪立介紹,除核酸檢測外,園區每天還會對車間內外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消殺,保障員工防疫和健康安全。
臨近中午,張利強和工友們陸續走出車間,11點到13點是富士康員工分批到10個食堂就餐的時間。
中午11點半,記者在園區K15餐廳外看到,員工們正在有序排隊領取盒飯。來自鄭州市郊縣的一名“90后”高姓壯小伙兒,手拿兩個餐盒走進食堂就餐。“一份不夠吃,可以拿雙份兒。”他說,他每天都會給父母打電話說說這邊的情況,讓家人也放心。
在食堂里,記者看到,每張餐桌上都設置有透明隔離擋板,每個員工走進食堂,都會用手機掃下擋板上的“定位碼”,對角就座就餐。“快吃快走,用完餐后請將垃圾清理干凈。”小喇叭不停播放著溫馨提示。
特殊時期,員工熱湯熱飯保供的背后,是各個環節的有序銜接和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
“這一餐有肉有菜,我們從上午10點左右開始準備,一直要忙到下午2點自己才能顧上吃口飯。”志愿者李雪偉一邊給工友發餐一邊說。K15餐廳負責發餐的白班志愿者10多名,大家承擔著早餐、午餐及晚餐的備餐、發放、餐廳清理及消毒等各項工作,每個餐點都要忙上3個小時以上。
當富士康鄭州科技園產線在生產的同時,準時達進項物流園里,一輛輛大貨車在完成嚴格消殺后,有序進出,從國外進口、國內配套的原材料、配件,24小時不間斷向生產線上閉環配送。
“現在物流不受影響,整個供應鏈體系還比較順暢,每天有近200車次的物料運至園區,保障生產所需。”富士康科技集團準時達物流經理李俊強說。
“困難一定會挺過去,情況會慢慢好起來。”下午5點半之后,張利強和工友們拎上晚餐分批坐上返回宿舍的大巴。而與此同時,一批批夜班員工分別錯峰從各自居住的公寓走出大門,登上大巴向廠區進發。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