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正式開幕 梨園名家云集好戲連臺
摘要:正乙祠古戲樓則上演戲曲文化周專場演出——昆曲《牡丹亭》。后續還將在北京園博園持續開展常態戲曲演出,并深入社區村開展“戲炫生活共享小康”主題活動、“小戲臺”、“嬉戲”親子劇場等活動,做到“主場結束不散場,常態活動貫全年”。
鑼鼓陣陣,好戲登臺。昨天上午,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陽光劇場舉辦開幕式,宣布本屆戲曲文化周正式開幕。
開幕式演出名家云集、精彩紛呈。由北京京劇院帶來的“開鑼戲”武戲表演《龍騰虎躍》,展現出國家興盛、梨園歡騰的景象。隨后上演的“百花爭艷”板塊,來自北方昆曲劇院、中國評劇院的優秀中青年演員帶來昆曲《牡丹亭》和評劇《花為媒》經典片段,以不同劇種旦角的明媚如花,表現戲曲百花吐芳齊爭艷的氣象。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團長王洪玲與北京京劇院梅派青衣名家張慧芳兩位梅花獎獲得者合作演出京梆兩下鍋的《穆桂英掛帥》,以京劇和河北梆子兩大劇種共同展現穆桂英“巾幗不讓須眉”的英雄氣概。國家京劇院老生演員李博剛剛獲得第十七屆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他和京劇名角魏積軍、張小清,一起帶來《風華正茂》片段,帶領觀眾重溫革命歲月。“國戲風華”戲曲串燒節目,由中國戲曲學院學生帶來青海平弦戲、黃梅戲、藏戲、豫劇、潮劇等各劇種經典片段,展示了地方戲的魅力。最后由譚正巖、方旭、翟墨、竇曉璇等優秀中青年京劇演員共同獻上戲歌《同圓中國夢》,以經典旋律彰顯當代戲曲人奮進新征程、共筑中國夢的嶄新風貌。
當天還為觀眾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演出和活動。游客可以在陽光劇場看河北梆子《白羅衫》,在閩園欣賞由北京風雷京劇團帶來的沉浸式京劇《古厝·西游記》,憶江南園、晉中園,以及園林博物館暢園、余蔭山房也都有各具特色的戲曲表演。正乙祠古戲樓則上演戲曲文化周專場演出——昆曲《牡丹亭》。學術論壇和本屆戲曲文化周新增的戲曲主題展覽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已于11月4日啟動,主場活動將于11月10日閉幕。后續還將在北京園博園持續開展常態戲曲演出,并深入社區村開展“戲炫生活共享小康”主題活動、“小戲臺”、“嬉戲”親子劇場等活動,做到“主場結束不散場,常態活動貫全年”。專業視頻直播團隊還將對開閉幕式、論壇、優秀代表劇目在各網絡平臺進行每日直播,讓戲曲文化周跨越時空阻隔,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記者 王潤)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