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奉獻中閃光——駐村書記鄒道頡帶領群眾致富二三事
駐馬店網訊(記者 蘇凱 通訊員 魏建友)黑框眼鏡、黑黝黝的臉龐,一身工裝、干凈利落。新蔡農商銀行派駐到河塢鄉(xiāng)孫灣村第一書記鄒道頡最熟悉的就是該村的脫貧戶和監(jiān)測戶。2021年9月,鄒道頡響應上級的號召毅然到最偏僻的河塢鄉(xiāng)孫灣村擔任第一書記。“我想讓脫貧戶和監(jiān)測戶盡快過上好日子!”抱著這個念頭,鄒道頡逐戶走訪,挽起袖子和孫灣村鄉(xiāng)親們一塊干,扶持起一個個脫貧戶和監(jiān)測戶靠發(fā)展家庭種養(yǎng)業(yè)走上致富路。
孫灣村是河塢鄉(xiāng)最偏遠的地方,地處汝河故道,四面環(huán)水,成為一座典型的“獨島”。全村共有357戶1500人,耕地僅1200畝,他把全村脫貧戶和監(jiān)測戶的基本情況全記在一個小本上,每天不離地裝在衣服口袋里,隨時掌握他們的家庭動態(tài),把自己的一腔熱情全部奉獻給這里的群眾,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駐村工作隊真是及時雨,這么快就給我增加了授信,我終于可以再多養(yǎng)些羊了,到過年還可以多賣羊掙錢。”3萬元貸款到賬之時,高灣南組的監(jiān)測戶高小亮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原來高小亮是2016年脫貧戶,2021年10月納入脫貧不穩(wěn)定戶。以前,為了照顧患有心臟病的妻子,他無法外出掙錢,并且自己還曾患過腦血栓,家里還有三個孩子正在上學,一家五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為了早日摘掉“窮帽子”,前期他在政府的直接幫扶下養(yǎng)了8只羊,如今他已有5年的養(yǎng)殖經驗,目前已在庭院養(yǎng)殖有40多只胡羊,而且他為人忠厚誠信可靠,由于經濟條件有限,一直沒有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2021年9月,鄒道頡帶領駐村工作隊入駐孫灣村后,通過走訪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后,鄒道頡鼓勵他繼續(xù)發(fā)展、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資金不夠現場為他辦理小額貼息貸款1萬元,幫他擴建了羊舍,又購買了一批小羊,養(yǎng)殖規(guī)模逐漸擴大。日前我們來到他家,他領我們參觀了他的羊舍,他雖有點腦血栓的后遺癥但提起養(yǎng)羊來還是滔滔不絕,他說照這樣發(fā)展下去,以后我每年收入10萬元沒問題。他又執(zhí)意領我們到家里,一進屋只見堂前滿墻貼滿了孩子的獎狀。他告訴我們,家里三個孩子學習都很爭氣,今年老大剛考上本科學校去上大學了,還有兩個在高中部和小學部,全都是學校前幾名的。說到此他臉上流露出驕傲和自豪,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
鄒道頡進駐孫灣村以來,入戶走訪成常態(tài)化,始終想法為村里群眾排憂解難,“為群眾解決了疾和苦是我們最大的愿望。”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孫灣村老莊子的監(jiān)測戶孫來功,家里愛人是個殘疾人,兩個孩子中也有一個殘疾。家里還有80多歲長期患病的老母親,就連現在的幾間住房也是當年政府扶貧給建的,原來是全村最困難的貧困戶。為了幫他家盡快解除困難,鄒道頡經常到他家噓寒問暖,除了平時幫補他家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外,想方設法為他家尋找項目,盡快增收致富。2021年底先幫他家辦理1萬元貼息小額貸款,購買3頭繁育牛開始養(yǎng)殖,3頭繁育牛也很爭氣,目前都已懷上小牛犢,再加上養(yǎng)了兩頭豬,到年底就有盼頭了。
孫灣村莊脫貧戶徐明文的蔬菜大棚內,一壟壟西葫蘆整齊排列著,長勢很是喜人。徐明文的愛人正在棚里忙著修枝剪葉,她性格開朗,看見我們到來,趕忙過來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給我們介紹她家的致富經。她家四口人,兩個孩子一個讀中學一個讀高中,原來也是村里的貧困戶,前兩年雖然脫貧了,但是只靠幾畝地的收入連兩個孩子上學的生活費都不夠。去年鄒道頡帶領農商銀行工作隊進駐后,很快了解到她兩口很勤快,有種植蔬菜的經驗,于是鄒道頡就上門鼓勵他家建大棚種植反季節(jié)蔬菜。沒有耕地,鄒道頡與村干部一起幫他家協調流轉12畝耕地,沒有建棚資金,鄒道頡馬上組織來河塢支行客戶經理為他家辦理了5萬元貼息小額貸款,很快建起12畝共六個蔬菜大棚,專門錯季節(jié)種植采摘期較長的西紅柿和西葫蘆,與縣城蔬菜批發(fā)商建立了長期供應關系,每隔一天采摘1000斤以上的新鮮蔬菜運到縣城交給批發(fā)商,這樣下來一個周期可以連續(xù)采摘兩個月,一年可以采摘4個月,照這樣算,他家每年可以生產蔬菜七八萬斤,按平均最低保護價一元一斤計算,年蔬菜收入在七、八萬元。生長茂盛的溫室蔬菜真正成為徐明文家增收致富的“聚寶盆”。“今年蔬菜價格一直不錯,一畝地能賺七八千,一年的收入比原來種玉米、小麥不知道好了多少,一點也不比在外打工差。”?? 徐明文的愛人算起今年的蔬菜收入笑得合不攏嘴 。“我家今年種了12畝棚菜收入可觀,多虧了鄒書記為俺著想。馬上就要開始培育西紅柿苗了,準備明年再擴大種植面積,還要給愿意一起種植蔬菜的鄉(xiāng)親們傳授種植經驗和技術,帶動大家一起致富。”問起今后的計劃,她十分爽快地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蘇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