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輝縣:“一村一品”特色豐 鄉村振興動力足
摘要:除了土樓村的平菇,高莊鄉培育了以史村地黃、山藥,北新莊肉兔,東池頭熱帶水果,蘇村鮮切菊,西池頭農電互補金銀花,土樓香菇,盤底莊小米、芝麻,宋莊、石井花椒,六臺山、白道、賈溝的冬桃等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
連日來,河南新鄉輝縣市高莊鄉土樓村平菇種植基地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走進超宇平菇合作社種植大棚內,朵朵如云般的平菇從菌棒中“鉆”出,一片接著一片,鮮嫩油亮,當地村民穿梭在菌袋中忙著采收,不一會兒就裝滿一筐。
“我是在新鄉市牧野市場有個檔口,每天都要來這拉兩三千斤平菇,他們家的平菇賣相好、口感好,顧客也都喜歡。”菜販吳濤邊裝車邊告訴記者。
據了解,超宇平菇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現有大棚14座,占地約14畝,一個棚最大容量裝載3萬菌棒,14個棚年產量在100萬斤左右,日出菇5000斤左右,一斤市場價在2元上下浮動,該合作社主要種植650品種平菇。該品種具有形狀美觀、抗菌能力強、菇體緊湊具有韌性等優點,主要是省內銷售,銷往周口萬果園超市,新鄉胖東來、萬德隆等地。
“我們這里的菌棒都是用玉米芯、棉渣、豆粕、麩皮裝的,是有機肥,收個六七茬還有企業來回收這些菌棒,一個大棚凈利潤有5萬左右。”今年35歲的李超是超宇平菇合作社的負責人,早年在外務工,從“技術小白”到“種植能手”用了5年時間,中間也有技術不成熟導致虧損的時候,但是李超堅持種植平菇,如今技術成熟,市場穩定,還給周邊群眾提供了40多個就業崗位,讓每個家庭年增收2萬元左右。
“我們平菇上市后人工需求大,正趕上裝袋人也不夠用。明年我想購置一套現代化設備,機械化裝袋,那樣效率高不說,人工能用在采摘平菇等更需要的地方,到時候再建造一座冷庫更能適應市場和顧客需求。”談及今后發展,李超說。
除了土樓村的平菇,高莊鄉培育了以史村地黃、山藥,北新莊肉兔,東池頭熱帶水果,蘇村鮮切菊,西池頭農電互補金銀花,土樓香菇,盤底莊小米、芝麻,宋莊、石井花椒,六臺山、白道、賈溝的冬桃等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
近年來,輝縣市在推進產業富民過程中,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種養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推進鄉村振興。
河南省輝縣市高莊鄉土樓村的平菇喜獲豐收。郭冬青 攝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