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古曲新韻”,推動“雙創”
摘要:惠敏莉介紹,2021年9月,全國首個以秦腔藝術為核心的文化街區——易俗社文化街區正式開放,街區集“館、展、演、旅游、體驗互動”于一體,成為展示秦腔文化的新窗口,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接觸秦腔、愛上秦腔。
“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為一名長期扎根基層、服務人民的文化戰線工作者,陜西西安易俗社黨支部書記、社長惠敏莉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激動地表示,一定會踔厲奮發、砥礪前行,一心一意跟黨走,把文藝理想融入文藝事業,擔負起文藝工作者的職責與使命。
音像錄制、準備演出、排練新戲……黨的二十大開幕前,作為“梅花獎”得主的惠敏莉還一直在為秦腔新戲的創排和演出忙碌著。“秦腔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惠敏莉說,在新時代,古老的秦腔藝術正在通過多種方式親近群眾,煥發出新的活力。
如今,秦腔不僅可以在戲臺上實時觀看,也能在電影院里戴著3D眼鏡隨時欣賞。1960年,《三滴血》被西安電影制片廠搬上銀幕,成為我國首部秦腔黑白電影。2022年,《三滴血》3D版秦腔電影進入影院,從戲曲舞臺到黑白電影再到3D電影,秦腔藝術在發展中不斷與時俱進,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所在的西安易俗社距今已有110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編、導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惠敏莉介紹,2021年9月,全國首個以秦腔藝術為核心的文化街區——易俗社文化街區正式開放,街區集“館、展、演、旅游、體驗互動”于一體,成為展示秦腔文化的新窗口,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接觸秦腔、愛上秦腔。
在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白蛇傳》舞臺上,平均年齡17歲的演員們展現著新生代的秦腔力量。面對國有戲曲院團持續減少、戲曲人才面臨斷檔的問題,秦腔委培班、秦腔青年實驗劇團的成立,為秦腔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平臺和表演舞臺。
今年1月1日,《陜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條例》正式實施,成為全國首個省級層面戲曲類地方性法規,對秦腔的保護傳承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體現黃河兒女民族氣節的《柳河灣的新娘》,展現盛唐文化的《李白長安行》,歌頌偉大建黨精神、革命精神的《黨的女兒》,展現勞模精神、助力脫貧攻堅的《勞模劉西有》,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的《滾燙的年華》……“秦腔藝術在黨的領導下始終與時代同步,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始終與人民在一起。”作為基層文化戰線的一員,惠敏莉表示,將始終以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持之以恒發掘獨特的文化資源,同秦腔藝術家們一起努力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努力做到“古調新彈”,彈好時代的節奏,彈響時代的強音。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