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蘭考到淳安 尋找關于“中國道路”的答案
如果說,有一條路能夠讓14億人實現共同富裕,那一定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中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
不僅如此,我們還找到實現共同富裕的具體路徑。
十年,千年。
改變為何如此巨大?
是什么給了中國膽氣與力量?
站在黨的二十大召開的歷史節點,答案,顯而易見。
【一】
走什么樣的路,是方向性的問題。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找出正確方向。
201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重訪蘭考,在焦裕祿精神的誕生地,提出了發人深省的“蘭考之問”: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并不長,但給我們留下這么多,我們應該給后人留下些什么?”
貧困之苦,遠勝于風沙、鹽堿、內澇“三害”。
在蘭考,習近平鼓勵貧困戶為好的生活努力,并為當地脫貧攻堅指明道路。
“三年脫貧、七年小康”,沿著總書記指明的方向,蘭考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并按照縣域治理“三起來”的要求,走向富民強縣的康莊大道。
【二】
時代不斷出卷,我們主動答卷。
在千里遠的浙江,一場從“先富”到“共富”的時代之變,正檢驗著中國道路的發展成色。
千島湖畔的下姜村,是習近平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的基層聯系點。在總書記的親自指導下,下姜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麗鄉村,村民的收入超過了市民。
先富起來之后,下姜村與周邊24個行政村抱團組建“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體,發揮各自特色優勢、互相幫扶、共同發展。
2021年,大下姜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20元、追趕上浙江全省平均水平。“大下姜”鄉村聯合體模式還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和中組部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
【三】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鐫刻著一路奮進的步伐。
從“風沙窩”到“金銀窩”,從下姜到“大下姜”……蘭考與淳安的十年發展,正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縮影。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脫貧、小康再到共富,中國何以步伐穩健?答案正在我們所走的道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
當我們將視線轉回到當下,定焦到蘭考和淳安,定焦到張莊與下姜,會發現全面振興的種子,已生根發芽。
這些都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走得對,而且走得穩、走得好。
而這,也正是從蘭考到淳安一路走來,帶給我們的答案。
責任編輯:劉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