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黃河邊的浪漫 “只有河南”的高粱豐收了!
摘要:據了解,“只有河南”的戲劇以“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為主線,以講述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為基調,生動詮釋了河南人的歷史文化、血脈相承及民族大義。而高粱和小麥作為我國傳統農作物,種植歷史悠久,它們既是人們賴以生存、繁衍生息的糧食,也象征著河南人向陽而生、孜孜不倦的精神與信念。
大河網訊 金秋時節,稻果飄香。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內,一株株穗粒飽滿的紅高粱也在閉園的第三日如期收割。這是一場黃河邊最浪漫的秋收,也是一次幻城里最孤獨的秋收。
“只有河南”位于鄭州市中牟縣,項目總占地622畝,其中園區入口景觀廣場的紅高粱田就有100畝,而在這百畝沃土之上,全年共滋養了兩種作物——小麥和高粱,預計再過一周,新一季的小麥也將播種。
“為什么要種高粱和小麥?” 這是無數游客埋在心底的疑問。
據了解,“只有河南”的戲劇以“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為主線,以講述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為基調,生動詮釋了河南人的歷史文化、血脈相承及民族大義。而高粱和小麥作為我國傳統農作物,種植歷史悠久,它們既是人們賴以生存、繁衍生息的糧食,也象征著河南人向陽而生、孜孜不倦的精神與信念。一個秋收冬藏,一個冬種夏收,是四季輪轉的浪漫,也是生生不息的傳承。
“只有河南”百畝高粱的圓滿收割,不僅彰顯了這個秋天豐收的喜悅與壯闊,也傳達了人們深埋在記憶里那最樸實無華的向往與深情。寒來暑往,朝來暮去,綿綿不斷,與君來日方長。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