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音樂人吳俊德:融合多元民族音樂促跨國文化交流
摘要:受到世界音樂的影響,吳俊德組建了旅行者樂隊,致力于將中國西北、中亞及至東歐的各游牧民族的民歌與現代民謠嫁接,融合多種現代節奏、自由即興和世界音樂等元素,創作來源于“古老”的“前衛”音樂形態。
作者 熊佳欣
“音樂沒有民族、國家的界限,世界各民族的傳統音樂多產生于自然、勞動和質樸的情感,能融合在一起并碰撞出新的火花。”近日,旅行者樂團創始人吳俊德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吳俊德1972年出生于新疆烏魯木齊,在天山腳下長大,學習吉他、貝斯后全心投入音樂,于20世紀90年代組建搖滾樂隊。“故鄉新疆的遼闊與神奇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遼闊的天山草原、戈壁荒漠時時牽動著我,也深深影響著我的音樂。”
2001年,吳俊德前往北京學習冬不拉,接觸民間曲調和世界音樂,包括蒙古、哈薩克等民族,涉及非洲、南美洲等土著音樂,在多種民族曲風中感受到同樣對土地的眷戀,這與他內心深處的家鄉情懷不謀而合。
世界音樂又稱民族流行音樂,廣義的世界音樂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受到世界音樂的影響,吳俊德組建了旅行者樂隊,致力于將中國西北、中亞及至東歐的各游牧民族的民歌與現代民謠嫁接,融合多種現代節奏、自由即興和世界音樂等元素,創作來源于“古老”的“前衛”音樂形態。
在吳俊德的音樂中,人聲吟唱與器樂曲交替前進,有神秘震撼也有四季輪回的細膩,有傷痛之愛也有人生頓悟,多民族、多流派的器樂巧妙搭配使音色超越了邊界,融合古典、民謠、鄉村、搖滾等風格獨樹一幟。
“事實上,各民族音樂在互相融合中,能夠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持續流動的生命力,我們所做的就是加以呈現這種‘天作之合’。”在吳俊德看來,當代音樂創作離不開傳統音樂、民族音樂的根源,在傳承的基礎上展現個人的精神價值,賦予“前衛”音樂以深厚內涵。
從2004年起,吳俊德同樂隊赴歐美多國進行音樂交流演出,參加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法國、比利時等國的音樂節,將具有先鋒性質的民族融合音樂唱響國際。他回憶,“當我們在舞臺上彈起冬不拉、都塔爾時,當地觀眾并不了解甚至從未見過,卻依然能聽懂其中的情感與力量,反響熱烈。”
最近,吳俊德有了新的嘗試——參加中日合拍紀錄片《寶藏》的拍攝,同藏族音樂人熱西·才讓旦一起深入云南麗江、迪慶,一路尋訪民間傳承者,學習東巴文,渡過金沙江,走進傳統藏式民居,體驗藏族樂器弦子制作,令他收獲滿滿。
梅里雪山北坡雪達湖畔,吳俊德彈奏冬不拉,同藏族民間藝人的弦子合奏,交織在一起兼具低沉婉轉與高亢激越。“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聽見多元的民族聲音。”吳俊德表示,將持續探索海內外多民族音樂的碰撞融合,促進跨國文化交流。(完)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