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高粱紅
摘要:挑選粗細均勻的高粱稈打磨干凈,用水打濕,用篾刀一根根裁開,放在場面子上,用石磙碾壓,待高粱稈變軟后,用篾刀刮去內瓤,裁成寬窄不一的篾子,編成各種形狀的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塑料制品替代了高粱稈的功能,高粱大部分都釀酒了。
□ 賈逴鼎
高粱全身都是寶,
日常生活離不了。
織箔編席納鍋蓋,
磨面蒸饃釀香醪。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氣候宜人,偶到鄉下,見到了久違的高粱,不禁觸景生情,思緒飛揚。
記得上初中時,我在學校宣傳隊拉板胡,經常晚上到各村演出,結束后把樂器放回學校,然后回家。那時候農村還沒有通電,家里也沒有手電筒,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抬頭看到滿天星斗,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土路上,兩邊的高粱地風一吹沙沙作響。
到了收獲的季節,農民把高粱穗剪下來拉到場里曬干后脫粒,然后入倉,農民管這項農活兒叫簽黍蜀。我們老家很少有人把這種農作物叫高粱,而稱其為紅黍蜀。把地里剩下的高粱稈從根處砍掉,打捆拉回去曬干,把高粱稈上面細的部分截下來,橫豎排好,用針線納成大小不一的鍋蓋。再往下的稈打磨干凈后挑揀粗細均勻的,支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棍,用細麻繩把高粱稈一根根織起來,就成了箔。用高粱稈編席是個技術活。挑選粗細均勻的高粱稈打磨干凈,用水打濕,用篾刀一根根裁開,放在場面子上,用石磙碾壓,待高粱稈變軟后,用篾刀刮去內瓤,裁成寬窄不一的篾子,編成各種形狀的席。有的還用紅皮高粱稈和黃皮高粱稈裁成的蘼子編成各種花紋和字體,如“福”“祿”“禎”“祥”等字樣,鋪到床上,或用作床圍,煞是好看。有的還用上面的細高梁稈做成大小不一、形式各樣的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塑料制品替代了高粱稈的功能,高粱大部分都釀酒了。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