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河南踐行

2022-10-14 17:30 來源: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楊姍姍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糧食產業鏈越堅韌,糧食安全基礎就越牢固,因此,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重任,必須堅持“三鏈同構”,在糧食生產、倉儲運輸、食品加工、農業裝備、農業科技、農產品期貨等關鍵環節協同發力,讓糧食生產這張王牌更加閃亮、這個優勢更加彰顯。

 

□陳明星

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十年來,河南始終堅持把糧食生產擺在各項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持續打好糧食生產這張王牌,糧食總產連續5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小麥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河南“國人糧倉”“國人廚房”“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斷提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輝煌成就的背后,有著深層的內在實踐邏輯和深遠的戰略意義,并需要順應高品質生活需求和高水平安全保障,進一步以新擔當新作為更好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重任。

1 國人飯碗裝上了優質“河南糧”

河南糧食產量占全國1/10,小麥產量占全國1/4強,在端牢中國人的飯碗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河南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取得顯著成績,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既是河南的貢獻也是河南的奉獻。

產量高基點穩定增長,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十年來,全省糧食產量分別于2013年、2017年突破1200億斤、1300億斤大關,并在2020年實現在高基點上的新突破,達到1365.16億斤。2021年,盡管面對夏秋特大洪澇災害,但糧食產量依然達到1308.84億斤,連續5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2012—2021年,全省糧食產量增產129.16億斤,占同期全國糧食產量增加量的9.1%。2022年,全省夏糧生產克服上年特大洪澇災害等不利影響,總產再創新高達到762.61億斤,實現連續8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在特殊之年再次發揮了“中原糧倉”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全省小麥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6.4%提高到2022年的28.1%,增加1.7個百分點。我省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1/4強的小麥,不僅解決了自身1億人的吃飯問題,每年還向省外調出原糧及其制成品600億斤左右,是全國五個糧食凈調出省份之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展現了河南擔當。

產能高水平穩步提升,畝均產出持續高企。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2012—2021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從15652萬畝增加到16158萬畝,增加506.6萬畝,年均增加56.3萬畝。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和糧食安全的根基,目前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小麥年供種能力36億斤,約占全國的38%,其中10億斤銷往省外。在科技進步、要素投入等綜合保障下,全省糧食單產水平穩步提高,2012—2021年,全省糧食單產由376.8公斤/畝增加到405公斤/畝,2018年以來連續4年穩定在400公斤/畝以上。夏糧單產由2012年的392.1公斤/畝增加到2022年的447.2公斤/畝,秋糧單產也在2020年突破400公斤/畝。

產業高質量延鏈補鏈,集聚集群效應顯現。近年來,河南持續推進糧食產業“三鏈同構”,加快食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全省糧油加工轉化率達到80%,主食產業化率達到65%,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000多家,營業收入1.21萬億元,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二位,成為我省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培育出了一批全國最大的肉類、面及面制品、速凍食品、調味品、休閑食品等特色食品產業集群,涌現出雙匯、牧原、三全、思念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和享譽海內外品牌,尤其雙匯、牧原分別成為中國最大的豬肉加工、生豬養殖基地。河南生產了全國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面、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水餃,作為“國人糧倉”“國人廚房”“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斷提升。

2 糧安天下的實踐邏輯

糧食安全關乎國計民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和氣候變化交織疊加的背景下,牢記國之大者、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重任,既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也有著內在的實踐邏輯。

牢記囑托,展現新擔當新作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視察河南,對糧食安全、“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河南農業農村人口比重大,“三農”工作任務繁重,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要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三農”工作特別是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鼓舞和激勵著中原人民多種糧、種好糧。河南牢記重托,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制定了落實河南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規定方案和具體考核辦法,省級和地方政府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作為剛性指標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著力穩定提升糧食產能、穩住農業基本盤、筑牢“三農”壓艙石。

保護產能,著力夯實基礎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這些關鍵點要一個一個抓落實、抓到位。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河南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壓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開展耕地保衛戰專項行動,大力清理整治大棚房、亂占耕地建房等問題,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連續23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確保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油料、果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高標準農田全部用于糧食生產。著力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穩步提升耕地地力,全省耕地質量等級達到4.4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35。在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基礎上,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對農田水利、農機作業配套設施等支持力度和災后重建力度,穩步提升地力和糧食產能,確保耕地數量不減、質量不降,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580萬畝,總面積位居全國第二,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2426萬畝,越來越多的“望天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高產田”,平均每畝耕地提升糧食產能150斤左右。

創新驅動,重塑糧食生產動能。一是做強種子“芯片”。河南農作物供種能力約占全國1/10,全國小麥推廣面積前10位品種中河南占了4個,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生豬制種供種上優勢明顯。河南著力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等六大行動,重構重塑實驗室體系,組建神農種業實驗室,規劃建設“中原農谷”,積極推進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著力打造現代種業強省,努力把種子這個農業“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在打好種業翻身仗上展現河南擔當。二是做活轉化推廣。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集成節種、節水、節肥、節藥、節能技術,開展試驗示范,推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綠色防控、智能農機等新技術新裝備方興未艾。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6.3%。三是做優服務體系。加快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持續推進適度規模經營,規范土地流轉,大力發展土地托管等社會化服務,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發展到19.8萬家、26.2萬家,適度規模經營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比重達到69.3%。

產業增值,提升糧食生產質效。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樹牢“大食物觀”,出臺《關于堅持三鏈同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政策,做強特優農業,不斷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四優四化”,大力發展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積極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產品品牌化,2016—2022年,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由600萬畝發展到1628萬畝,占全省小麥面積的19%,訂單率在90%以上,每斤價格較普通小麥高0.1元左右,實現了優質優價。在此基礎上,著力打造“一縣一業”“一村一品”,推動酒業、奶業、中醫藥業振興,優勢特色農業產值占比達到57.8%,食用菌、花生等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作為生豬養殖和調出大省,2022年上半年全省生豬出欄3222萬頭、存欄4064萬頭,分別居全國第一和第二位。在“三鏈同構”的推動下,農產品加工業已發展成為萬億級產業。

穩產增收,提振抓糧種糧動力。政策是糧食生產的推動力,只有種糧不吃虧、農民能賺錢,扭轉“糧食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尷尬,激發抓糧和種糧兩個積極性,糧食安全才有保障。在實踐中,河南全面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等惠農政策,完善省級財政獎補政策,加大補貼力度和產糧大縣獎補力度,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政策實現全覆蓋,穩住抓糧種糧預期,調動基層政府抓糧和廣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支持河南農業專項轉移支付資金945.39億元。近5年來,全省土地出讓收入用于“三農”支出1435.7億元,落實糧油大縣獎勵資金292.46億元,耕地地力保護、農機購置補貼資金739.92億元。2021年一些地方遭受特大暴雨災害,省政府在下達首批30億元中央財力補助資金中,對受災地區改種種子補助2.69億元,同時,農險兌付3億多元,切實減輕農民負擔。2022年,已發放106.6億元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7.2億元種糧補貼。

3 筑牢糧食安全多維防火墻

順應高品質生活需求和高水平安全保障,必須強化從生態、資源到產業的全環節、全要素保障,筑牢糧食安全多維防火墻。譬如,在耕地上,要破解耕地保護、地力提升等問題,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強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在種子上,破解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種源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等問題,加快建設現代種業強國;在水資源上,破解水資源保護、利用效率提升、污染治理等問題;在種植結構上,積極推動大豆玉米兼容發展,同時抓好花生、油菜等油料生產,提高供給體系的適配性。同時,還要突出重點,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強化主體培育,激發三個積極性。任何一個產業的收益率如果長期低于社會平均利潤水平,就難以具備單純依靠自身力量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作為關系國計民生但弱質低效的糧食生產尤其如此。因此,“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特別是要調動和激發地方黨委政府重農抓糧、農民務農種糧、工商資本投農營糧的積極性。一是地方黨委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強調,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但長期以來,三者在糧食生產上呈現利益倒掛現象,2020年,13個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的78.6%,而地區生產總值僅占全國的52.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占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和的46%。為此,既要落實地方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實施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推動黨政同責真正見效,又要強化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匯聚起重農抓糧的強大合力。二是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強化政策保本、保險兜底、經營增效,完善最低收購價制度,穩定和加強對種糧農民的補貼辦法,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三是工商資本投農營糧積極性。優化鄉村營商環境,鼓勵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開展生產托管、訂單農業、加工物流、產品營銷等涉農涉糧專業化社會化服務。

強化綠色發展,全環節挖掘減損降耗潛力。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升糧食安全可持續的必由之路。要著眼挖掘糧食全環節節約減損降耗潛力,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快構建節約高效、綠色低碳、科學健康的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模式。一是推進農業綠色低碳轉型。積極發展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等節約型生產模式和種養結合等糧食循環經濟模式,大力開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技術,重點扶持秸稈還田、改良土壤等農業技術的研發、改進和推廣,建立健全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體系。二是推進糧食減損降耗。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意識,在糧食收割、烘干、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加強工藝改進和農機裝備升級,促進良機良田良法良種協同匹配,引導口糧適度加工,加強副產品綜合利用。三是推進糧食節約行動。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營造愛糧節糧、健康消費的新風尚,減少“餐桌上的浪費”。四是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加大生態林建設力度,發展和應用農業綜合防災減災新技術,包括干旱、洪澇、低溫等重大農業氣象災害或暴發性、毀滅性病蟲害的監測預警、評估及控制技術等,加快建設綠色農田、數字農田,提升智能化氣象服務能力和突發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能力,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

強化產業賦能,全鏈條拓展增值空間。“產業強,糧食安。”糧食產業鏈越堅韌,糧食安全基礎就越牢固,因此,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重任,必須堅持“三鏈同構”,在糧食生產、倉儲運輸、食品加工、農業裝備、農業科技、農產品期貨等關鍵環節協同發力,讓糧食生產這張王牌更加閃亮、這個優勢更加彰顯。一是深化供需協同、產銷對接。一方面,強化需求導向、市場導向,積極擴大農業農村投資,推進產業創新、業態創新、產品創新,開發符合不同消費層次個性化、定制化產品;另一方面,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著力提振消費信心,為擴大內需、開拓市場釋放潛力和活力。二是深化產業融合、提質升級。聚焦糧食產業發展中高端、關鍵環,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創、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和產村產鎮融合,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促進全產業鏈首尾相連、上下銜接、前后呼應,實現串珠成線、塊狀成帶,不斷提升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快培育糧食系列品牌,打造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三是深化集群成鏈、格局重塑。立足縣域布局糧食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優化縣域產業鏈空間布局,改變農村賣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縣域,打造以農業為起點的全產業鏈,形成縣城、中心鄉鎮、中心村層級明顯、功能有機銜接的鄉村產業結構布局和鄉村產業體系。

(作者單位: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拍|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天堂网在线资源www最新版|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 在线观看北条麻妃|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在线|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出来毛片| 免费观看的毛片手机视频|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小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你懂的|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hdmaturetube熟女xx视频韩国|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91精品国产免费|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xxxxx|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网站| 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天堂岛在线免费看电影| 一个人看的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 国产成人www| 欧美色图校园春色|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67194av|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