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綜合利用使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摘要:河南農吉農業服務公司總經理王江濤介紹,今年該公司在遂平縣投入秸稈打捆設備50多臺、秸稈離田設備100多臺,已簽訂秸稈離田、整村集采社會化服務作業合同10多萬畝,目前已打捆離田秸稈3萬多捆。
駐馬店網訊(記者 馮帥)10月11日,遂平縣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會在沈寨鎮和店村農田里開。近年來,秸稈問題始終牽動著人們的神經,就地焚燒污染大氣環境、威脅公共安全。“禁燒令”之下,遂平縣正把秸稈這個被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從生態“包袱”變為綠色財富。
為破解秸稈禁燒、綜合利用這一難題,遂平縣采取多種措施,特別是今年“三夏”以來,該縣與河南農吉農業服務公司合作,在西部6個鄉鎮簽訂秸稈離田、整村集采社會化服務作業合同30萬畝,為助推農作物秸稈過腹轉化增值產業發展,以秸稈飼料化利用降低養殖業喂養成本為切入點,通過村集體集中采購農機作業服務,助推農業生產從一家一戶“碎片化”生產方式往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方式轉變,實現為農戶節本增效。該縣在推行秸稈禁燒工作的同時,大力引導農民對秸稈進行綜合利用,不僅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而且美化了鄉村環境。
開展秸稈離田、整村集采社會化服務不僅可以降低群眾收獲成本,而且可以減少病蟲害發生,秸稈離田后,可通過飼料過腹轉化成有機肥或做成板材等形成循環發展。秸稈離田、整村集采社會化服務模式的開展不僅綠色環保,降低了禁燒壓力,而且壯大了集體經濟收入。
河南農吉農業服務公司總經理王江濤介紹,今年該公司在遂平縣投入秸稈打捆設備50多臺、秸稈離田設備100多臺,已簽訂秸稈離田、整村集采社會化服務作業合同10多萬畝,目前已打捆離田秸稈3萬多捆。
該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秸稈離田是推進農業廢棄物高效利用的有益探索,不僅能夠減少病蟲害發生、減輕秸稈禁燒壓力,還能夠降低收獲成本、促進綠色循環發展,為糧食穩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