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天中大地書寫實干答卷
摘要:“共建科技園產業學院和河南省黃淮實驗室是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展邁出的堅實一步。”
扎根天中大地書寫實干答卷
——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高質量發展綜述
副市長宋慶林(右三)調研該校一體化教室建改。
校長蘇新留(左二)察看河南省黃淮實驗室項目建設情況。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
聆聽企業人才培訓訴求。
學生在一體化教室實訓操作。
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
記者 黃育南 王曉晶 通訊員 徐 青 馬旭東 劉 暢 文\圖
金秋時節,碩果累累。9月19日,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新生報到第一天,校園里隨處可見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一張張嶄新的面孔帶著獨有的好奇和憧憬,讓校園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今年,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錄取新生6500人,在校生達2萬人,創歷史新高。”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蘇新留高興地說,“報到人數不斷刷新和生源質量優化,證明學校辦學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肯定。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信任是不斷前進的動力,我們要再接再厲,不斷提高學校教書育人的水平,擴大影響,增加美譽度”。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結出的累累碩果。
凡源遠者必流長,凡根深者必葉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提質增效指明了方向。
牢記殷殷囑托,書寫實干答卷。
十年來,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秉承“產教融合、知行合一”的理念,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定特色化辦學方向,持續創新產教融合新業態新模式,以“雙高”建設和“提質培優”為主要抓手,著力構建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協同育人機制,全面提高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助力“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主動對接地方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為科研創新、產業轉型升級以及駐馬店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輸出人力資源,各項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方共建 政產學研用金“六鏈”耦合
5月23日,駐馬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蘇新留、駐馬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閆峰和北京云鷹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陶風平共同簽署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園產業學院及河南省黃淮實驗室項目協議書。根據協議,三方將合作共建我省首家混合所有制現代產業學院和河南省黃淮實驗室,共同打造河南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政產學研用金“六鏈”耦合的閉環人才培養高地。
8月30日,河南省黃淮實驗室省級重點項目建設匯報會召開,市委書記鮑常勇強調,要聚焦重點領域,抓好應用研究,深化政產學研用金對接,加快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更好助力河南打造國家創新高地,為駐馬店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8月24日,市政府召開河南省黃淮實驗室項目建設匯報會,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躍勇就高質高效推進該項目建設提出具體要求。
9月20日,筆者在駐馬店經濟開發區5G產業園看到,正在建設的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園產業學院和河南省黃淮實驗室初現崢嶸,圍繞電力物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興專業及學科,開展政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及相關技術攻關、產品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工作,是我市又一重要的產教研融合發展建設項目。
經過近年的高速發展,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進入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此次科技園產業學院的建立,是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發展的重要機遇。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以產業學院和河南省黃淮實驗室為依托,提升學校社會服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充分發揮辦學優勢、人才優勢和專業優勢,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努力把科技園產業學院和河南省黃淮實驗室建成創新型人才的孵化庫、科技智能的儲備庫和創業的專業庫,通過“校園+產業園”“基地+實驗室”多元化辦學模式,主動對接地方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鏈,服務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需要;構建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協同育人機制,大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型專業人才,為產業發展、科研創新及駐馬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支撐。
“共建科技園產業學院和河南省黃淮實驗室是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展邁出的堅實一步。”蘇新留充滿信心地說,建成后,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真正實現把大學辦到科技園、把課堂搬到車間。實現招生即招工、入企即入學、入學即就業這樣一個完整的人才培養模式,真正服務駐馬店九大產業群。
服務地方培養“人人出彩”技能人才
2021年10月15日,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鄉村振興學院西平分院揭牌儀式暨開班典禮在西平縣舉行。
這是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依托學科特色和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職教功能,堅定不移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又一實際舉措。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成立鄉村振興學院,深入開展校地合作,培養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工作隊伍,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保障。該校還成立了駐馬店發展戰略研究院和駐馬店文化研究院,以滿足社會需求為方向,開展科學研究。技能大師團隊成立了鄉村文化藝術館,并以此為基地定期組織文化藝術活動,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學校領導和駐村工作隊改善了我們的居住環境,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幫扶村群眾發自肺腑的樸素語言表達著對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的感激之情。該校領導班子多次帶隊深入幫扶村開展“大走訪、大幫扶”活動,與駐村第一書記、幫扶隊員切實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深入推動“廁所革命”,幫助改善人居環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還以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為載體,多次承辦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工作,并定期組織講師團對幫扶學校教師進行培訓指導,獲得參訓教師和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學校依托駐馬店廣播電視大學,積極面向退役軍人、進城務工人員等社會群體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依托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組織學生參加技能鑒定證書考試;堅持送技下鄉,定期組織教師到偏遠村落,就直播帶貨、農產品營銷、食品加工、計算機操作等有關技能進行培訓,年均培養萬余名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高職院校是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要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我們還將重點為退役軍人量身定制‘營養套餐’,為全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人員‘補鈣加鋅’‘充電提能’。”蘇新留的目標明確、激人奮進。
深化改革 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內涵式發展,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蘇新留對學校高質量發展有著獨特的見解。
該校與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和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深入對接,就開展“3+2”專升本、“3+2+1”專本碩連讀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并完成簽約事宜。與韓國全州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與俄羅斯、德國、意大利等國家校校合作事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國際合作交流示范校已成功備案,可以招生。
一年來,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引進國內雙一流院校或海外QS世界排名300強高校碩士研究生70多人。學校通過“外引”和“內培”,啟動招才引智“3300工程”,利用3年時間引進300名“雙一流”博碩人才。吸引院士團隊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博士團隊傾情加盟。同時,學校制定《高層次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教職工攻讀學歷學位辦法(修訂)》《高層次人才認定和管理辦法》,吸引優秀人才扎根學校,鼓勵教師攻讀更高學位,補齊師資力量薄弱短板。
4月15日,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構建以“思政課程”為理論引領、以“課程思政”為基本渠道、以“學生管理”為主要陣地、以“勞動實踐”為有效載體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計劃向市區學校開放,將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打造成“共建、共享、開放”的思政教育平臺,同相關學校一起探索出駐馬店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路徑。同時,也向駐馬店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學習平臺,努力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打造成全市思政教育、黨員教育、黨史教育的典范。
“我們始終以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持久的安全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目前,學校以黨的建設引領發展,招生就業形勢大好、教學科研比翼齊飛、產教融合勇立潮頭、升本工作高位啟動、銀校合作歷史突破、五大職能齊頭并進、校園建設持續提升、師生福祉充分保障。”蘇新留滿懷信心地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繼續葆有一張藍圖干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干勁和韌勁,在打造教育思想端正、班子素質優良、學校管理科學、教學質量上乘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道路上闊步前行。
掃碼看視頻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