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演員感嘆《萬里歸途》幕后置景:“太像了”
摘要:置景 電熱毯給水泥保暖,建成賽布拉塔城 在實景搭建中,美術部門遇到了很大挑戰。《萬里歸途》中努米亞的首都“萊普蒂斯城”,是劇組在青島東方影都的外景搭建的。“他們看到搭的實景之后,就跟現場的翻譯說,這個場景太像他們平時生活的地方了”,從那以后,李淼對搭建的外景就有了信心。
由饒曉志執導,張譯、王俊凱、殷桃等主演的《萬里歸途》正在全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外交官協助撤僑的故事,很多觀眾看完影片都不知道,其實片中所有的國外場景都是在國內拍攝的。為此,新京報記者專訪該片美術指導李淼,他帶領美術部門籌備了八九個月時間,在寧夏某地實景基礎上,搭建了賽布拉塔城和邊境場景,在青島搭了2萬多平方米的非洲小城,有些外籍演員來到實景之后,跟片場的翻譯說:“太像了。”
選景
為體現戰爭殘酷,放棄海灘沙漠
最初,劇組曾設想去摩洛哥或者約旦拍攝,但從現實層面不太好實現。一是由于疫情關系,二是片中有大量戰爭戲,去國外炸他們的街道,操作也比較難。最后,劇組決定國外的場景全部在國內完成拍攝。
李淼和其他部門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勘景。因為《萬里歸途》的故事背景在北非,這里有世界上很獨特的地貌——濱海沙漠,一半是大海,一半是沙漠,比如著名的北非城市卡薩布蘭卡。
李淼也想在中國找這種有著地域獨特性的濱海沙漠,有兩個地區比較符合,一個在北戴河,一個在海南。但這兩個地方面積都太小了,拍不出那種壯闊的感覺,并且植被情況和北非地區也不像。
后來,李淼和同事就放棄了“濱海沙漠”的概念,濱海沙漠看起來很美,但缺少了戰爭的殘酷。他們決定將勘景范圍放在西北的沙漠戈壁等比較蒼涼的外景,就鎖定了甘肅、寧夏、新疆、內蒙古這些區域。劇組在考察后,發現寧夏地區的地貌綜合性最強,它與內蒙古交界的地區有大片沙漠戈壁灘,還有豐富的工業遺跡,以前廢棄礦廠還沒有拆掉。當地給了劇組一塊空地,空地上有煤礦,還有一些建筑,美術部門在此基礎上又搭建了一些實景,讓場景豐富起來,完成賽布拉塔城的場景搭建。
讓李淼比較興奮的一個外景,是位于寧夏和內蒙古交界的虎克之路,就是這個外景決定了劇組將拍攝地放在了寧夏。李淼形容這里的地形很奇特,像一個口袋,外邊是很廣袤的平原,突然有兩座非常陡峭的大山把平原給掐斷。如果想過這個關卡,只能通過虎克之路,就像是天然形成的兩國的邊境。所以,李淼和同事就將其作為邊境要塞的外景。影片結尾,上千名難民和中國同胞堵在邊境口,宗大偉和反叛軍穆夫塔玩“俄羅斯輪盤賭”的重場戲,就是在虎克之路拍攝的。
置景
電熱毯給水泥保暖,建成賽布拉塔城
在實景搭建中,美術部門遇到了很大挑戰。在寧夏銀川搭建賽布拉塔城和邊境場景的時候,正趕上冬季,最冷的時候有零下30攝氏度。“水泥剛從攪拌機出來,立馬變成了冰疙瘩”,李淼說。制片部門就想了個辦法,買了很多電熱毯,又調來好幾輛發電車停在虎克之路的大峽谷里,等澆筑完水泥之后,給電熱毯通上電,鋪在水泥上,讓溫度起碼保持在零攝氏度以上。
《萬里歸途》中努米亞的首都“萊普蒂斯城”,是劇組在青島東方影都的外景搭建的。這些城市外景參考了一些國外城市的風貌元素,但不是單一地去找一個城市復原,而是融合了一些比較強烈的,又能做出風格的場景。
《萬里歸途》中有很多外籍演員,他們來自南非、阿爾及利亞、也門、埃及、摩洛哥等不同國家和地區。這也讓李淼最開始有些擔心,畢竟做的是人家生活的環境,做得像不像,很容易就被人家看出來。青島的實景搭建完之后,有一位來自也門的演員,一家人都參演了這部電影。“他們看到搭的實景之后,就跟現場的翻譯說,這個場景太像他們平時生活的地方了”,從那以后,李淼對搭建的外景就有了信心。采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