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豫言丨豐收秋景美中原
摘要:節水抗旱小麥、超級稻、白羽肉雞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組建神農種業實驗室,打造“中原農谷”,打好種業翻身仗……近年來,河南傾力寫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答卷,攻堅克難的硬實力更上層樓,豐收中原成為集體記憶。
□丁新偉
金秋十月,秋收收尾。西華縣種糧大戶陳廠今的百畝示范方,新玉米品種畝產超過1700斤;羅山縣種糧戶尹勇基的“一季收兩茬”再生稻田,二茬稻畝產600多斤,兩茬稻接近畝產噸糧;豫南、豫東花生主產區,高油酸花生品種畝產創出900多斤的新高……頻傳的增產故事,唱響豐收秋景美中原的好聲音。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河南是糧食大省,在端牢中國人的飯碗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我省秋糧面積占全年播種面積47%以上,是糧食生產的大頭。面對國際糧價高位波動、極端天氣、局地疫情等挑戰,繼今年夏糧總產、單產均再創新高后,我省秋糧豐收在望,標記著現代農業強省建設的進展,彰顯著“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的擔當。節水抗旱小麥、超級稻、白羽肉雞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組建神農種業實驗室,打造“中原農谷”,打好種業翻身仗……近年來,河南傾力寫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答卷,攻堅克難的硬實力更上層樓,豐收中原成為集體記憶。
秋收冬藏,春耕夏耘,“豐”景不僅在一時,更在于長遠。秋收確保顆粒歸倉,搶抓時節秋播秋種,來年夏糧豐收就有了堅實基礎。糧食安全是永恒的主題。始終把責任記在心頭、扛在肩頭、落在田頭,跑出農業現代化“加速度”,讓糧食生產這個優勢更加彰顯、這張王牌更加閃亮,豐收中國必將溢滿中原糧香。
責任編輯:孫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