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在哪里,創新的方向就在哪里!”
摘要:身處前沿一線,面對全新作戰領域的復雜戰場,90后飛行員王凱帶領團隊,創新數十項戰法訓法,填補了新作戰領域的多項空白。 軍事科學院某研究院院長周林貴說,科學的軍事理論就是戰斗力,要讓先進成熟的研究成果進入軍事決策和實踐,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符合現代戰爭規律的先進作戰理論體系。
創新,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戰斗力生成和提升的加速器。“國寶級”專家馬偉明說,“我相信,只有靠中國人自己發憤圖強,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軍事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在航母上工作十年的張乃剛,負責指揮艦載機起飛,他最期待的是,年輕一代的航母艦員,能做電磁彈射型艦載機的“放鷹人”,在更短的時間內放飛更多的戰鷹。
國防科技大學有這樣一支接續奮斗的創新團隊,他們克服重重困難,不斷探索,近三十年來,突破近百項核心技術,助力中國北斗實現歷史跨越。
“敵人”就在附近,卻無法發現目標的具體位置。怎么辦?身處前沿一線,面對全新作戰領域的復雜戰場,90后飛行員王凱帶領團隊,創新數十項戰法訓法,填補了新作戰領域的多項空白。
從作戰概念到核心戰法,從科學計算到實戰檢驗,自研軟件,優化算法,用科技的力量定義戰場。
目標鎖定,攻擊。王凱帶著仿真結論再次升空,用實戰檢驗新戰法的作戰效能。
反導是戰略防御的核心能力、大國博弈的重要籌碼,有和沒有是完全不一樣的。在中國西北某基地研究員陳德明眼中,創新是技術發展的靈魂。歷經上千個日日夜夜,團隊突破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極大提升了新質作戰能力。
61歲身患癌癥、與病魔賽跑,攻克諸多技術壁壘,他讓我軍坦克火炮實現精確打擊,邁入世界先進行列。90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藏克茂說,“創新,是等不來的,就是拿命去拼也值得。”
軍事科學院某研究院院長周林貴說,科學的軍事理論就是戰斗力,要讓先進成熟的研究成果進入軍事決策和實踐,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符合現代戰爭規律的先進作戰理論體系。
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常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呂躍廣說,在人類發展的時間軸上,以創新為驅動的科技革命與軍事革命同頻共振,影響著大國博弈的成敗,關系到一支軍隊的強弱與興衰。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