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里的十年·奔向美好丨穿越中軸線 看北京點滴之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新華社記者深入基層,用鏡頭記錄下奮進路上的點點滴滴。
北京是千年古都,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遷。北京也是一座現代都市,隨著中國發展不斷展現新的面貌。
中軸線是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北端為北京鼓樓、鐘樓,南端為永定門,北京城也沿此軸線如書本展開。
↑2022年8月16日,一列復興號高鐵列車從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永定門城樓前駛過。
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北京以中軸線申遺為抓手,推進老城整體保護和有機更新,北京老城也在保護中復興。
↓點圖片,看變化
↑隨著北京積水潭醫院新北樓的拆除,站在后海銀錠橋上憑欄西望,遠處蜿蜒的西山山脊一覽無余,著名的“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再現京城。這是2022年8月31日拍攝的“銀錠觀山”美景和此前的對比。
↓點圖片,看變化
↑鐘鼓樓區域經整治后成為了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前圖為2022年9月18日,市民在北京鐘鼓樓廣場活動;后圖為2014年3月25日拍攝的鐘鼓樓廣場地面大修場景。
老巷幽宅靜樹依,三里水巷繞前門……十年來,北京的天藍了、水清了、公園多了、古建修繕開放了,在中軸線周邊,北京的變化為人們所能切身體會。
↑2022年8月16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永定門城樓前參觀游覽。
↑2022年9月18日,游客在北京景山上眺望中軸線景觀。
↑2022年8月28日,觀眾在北京鼓樓一層觀看“時間的故事”展覽中的光影秀。2019年11月,北京啟動鼓樓保護展示工程,經過騰退修繕,這里恢復了券洞歷史風貌,成為向公眾開放、展示鐘鼓樓歷史文化的文化空間。
↑2022年7月16日,小朋友在北京市前門商業區游玩。
↑2022年7月6日,市民游客夜游前門商業街。
↑2022年8月16日,兩名小朋友在北京永定門公園的南中軸線御道景觀區內玩耍。
↑2022年8月16日,人們在北京市東城區三里河參觀游覽。曾經雜院林立的草廠三里河,如今小橋、流水、廊亭、人家,頗有水鄉意境。
↑2022年8月29日,人們在玉河故道北京東城段休閑游覽。
↑2022年8月29日,市民在北京鐘鼓樓文化廣場上休閑健身。
隨著城市的發展,北京的中軸線也在“生長”。
沿傳統中軸線向北延伸,“鳥巢”、“水立方”、國家速滑館見證北京成為世界上首個“雙奧之城”。
隨著城市的發展,北京的中軸線也在“生長”。
沿傳統中軸線向北延伸,“鳥巢”、“水立方”、國家速滑館見證北京成為世界上首個“雙奧之城”。點滴之變,匯聚成壯美畫卷。未來北京,將續寫新的篇章。
責任編輯:姬淑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