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遭破壞,天災還是人禍?
摘要:5個百分點,導致許多歐洲國家在2023年陷入衰退。 俄羅斯總統府克里姆林宮方面28日說,俄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兩大管道“北溪-1”和“北溪-2”出現漏氣,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作為管道的所有者理應參與相關調查。
俄方否認參與制造“北溪”泄漏
“北溪”遭破壞,天災還是人禍?
這個冬天,歐洲注定“很難過”
這張丹麥國防部9月27日發布的航拍照片顯示的是一處“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點。
冬季還未正式來臨,歐洲就已經因能源短缺寒意陣陣。“北溪”管道3處遭破壞的噩耗傳來,更令這場能源危機雪上加霜。
當地時間9月26日,丹麥媒體報道稱“北溪-2”天然氣管道附近發生天然氣泄漏。相隔僅僅一天,27日,“北溪-1”天然氣管道也被曝出發生兩處泄漏。
據丹麥能源署確認,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中共檢測到3處泄漏。“北溪-1”有2處,“北溪-2”有1處,分別發生在博恩霍爾姆島的東北部和東南部。
歐洲聯盟多國高官懷疑,“漏氣”是由蓄意破壞所致,27日發聲譴責。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說,歐盟將對蓄意破壞歐洲能源設施的行為作出最強烈回應。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8日對俄媒體表示,所謂俄參與制造“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泄漏事故是“可預見的愚蠢推測”。
自俄烏沖突以來,作為歐洲能源大動脈的“北溪”天然氣管道就備受矚目。如今突遭破壞,是天災還是人禍?對歐洲有何影響?
天災還是人禍?
針對這次突發事故,“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發表聲明稱,北溪天然氣管道3條支線同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受損情況空前,何時恢復供氣無法預測,目前正在調查原因。
這次罕見事故引起多國議論與猜測:是天災還是人禍?
瑞典政府官員表示,有信息表明“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可能是“蓄意破壞”。
丹麥能源署署長在新聞公報中說,天然氣管道出現泄漏是“極其罕見”的。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表示,“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不排除被蓄意破壞的可能性,但她強調“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北溪”項目的緊急狀態事關整個歐洲大陸能源安全,俄方對此極為關切。不排除管道事故是破壞活動所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對此表示,“北溪”管道泄漏“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歐盟認為,現在推測“北溪-1”和“北溪-2”管道事故原因為時過早。歐盟正在密切關注事件發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管道事故對歐洲天然氣供應安全產生的影響。
“北溪”對歐洲多重要?
“北溪-1”和“北溪-2”是兩條平行的天然氣管道,全長1000多公里,從俄羅斯經過芬蘭、瑞典、丹麥的領海到達德國。
“北溪-2”天然氣管道與“北溪-1”設計容量相當,去年9月“北溪-2”項目完工,但受俄烏沖突影響,該管道至今未投入使用。“北溪-1”管道由于維修,也已暫停輸氣。但為了保證在必要時管內氣壓水平能夠進行天然氣輸送,兩條管道目前都是注滿天然氣的狀態。
作為歐洲能源“大動脈”,“北溪”天然氣管道關系到整個歐洲大陸的能源安全。數據顯示,2021年,“北溪-1”天然氣輸送總量達592億立方米,占當年歐盟進口俄天然氣的近40%。
“北溪”管道遭破壞,對歐洲有何影響?
有觀點認為,該事件將導致歐洲在冬季前通過“北溪-1”接收俄天然氣的希望徹底落空。此次事故毫無疑問將對歐洲經濟造成影響,隨著市場對歐洲天然氣供應短缺擔憂的加劇,或導致能源價格出現劇烈變動。
不出所料,受“北溪”相關消息影響,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27日漲幅一度達到22%,收盤時漲幅仍然高達19.65%,報208歐元/兆瓦時。
眼下,歐洲第一場寒流正在來的路上。“北溪”管道被破壞噩耗傳來,無疑再給歐洲能源帶來沉重一擊。
嚴冬即將到來,歐洲能否經受住能源短缺的巨大考驗?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沖擊,一些歐洲人為了過冬開始瘋搶煤炭、伐木取暖。此外,歐洲工農業生產也面臨空前困難與挑戰。與此同時,高昂的天然氣價格正推動歐洲制造商轉向美國。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近日發布的中期經濟展望中警示,歐洲多個經濟體今年冬季可能出現更大幅度經濟下滑。報告指出,如果來自非俄羅斯的能源供應未能如期實現,或者因寒冷冬天對天然氣需求增加,歐洲能源短缺可能顯著增加。這些沖擊或導致2023年歐洲經濟增長較基線水平降低1.25個百分點以上,并使通貨膨脹率提高超1.5個百分點,導致許多歐洲國家在2023年陷入衰退。
德國總理朔爾茨日前訪問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卡塔爾,主要目的是尋求能源合作,緩解德國面臨的能源危機。與此同時,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能源公司近期也與卡塔爾達成了液化天然氣增產協議。
德法等歐洲國家將目光轉向油氣資源豐富的中東國家。分析人士指出,受多重因素制約,中東對歐洲的能源供應短期內難有大幅提升,無法從根本上緩解歐洲當前面臨的能源危機。
俄方:“我們從中受益了嗎?沒有”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8日對俄媒體表示,所謂俄參與制造“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泄漏事故是“可預見的愚蠢推測”。
當被問及俄羅斯是否參與破壞“北溪”管道時,佩斯科夫予以否認。他說,“北溪-2”管道的兩條支線已注入天然氣并準備好輸氣,但價格高昂的天然氣現在泄漏,這不符合俄方利益。佩斯科夫說:“我們從中受益了嗎?沒有,我們失去了一條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路線。”
俄羅斯總統府克里姆林宮方面28日說,俄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兩大管道“北溪-1”和“北溪-2”出現漏氣,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作為管道的所有者理應參與相關調查。克里姆林宮方面同時表示,俄參與破壞“北溪”管道的說法“荒謬、愚蠢”,這兩條管道停止輸氣對俄方沒有益處。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代表歐盟27國發表的聲明中說,任何對歐盟能源基礎設施的蓄意破壞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歐盟將給予強有力的回應。歐盟將支持對事故原因進行徹底調查,并將采取進一步措施提高歐盟能源安全的韌性。(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