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城建更輝煌
摘要:1億元的省級濕地公園已完成建設進度的40%,建成后將對皮革產業園區污水進行再凈化,提升清河水質的同時,形成一處供市民游園、休憩的景觀公園,完成城區口袋公園、小游園景觀等16處,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
記者 劉付明 通訊員 王昆明
今天的平輿縣城,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寬闊通暢、一盞盞路燈點亮街道,更有公園廣場點綴其中,小清河像一條玉帶穿城而過,人居環境越來越美,百姓生活幸福安康……歷史與現代輝映、產業與城市共融、文化與綠化彰顯、城鎮與農村互動、影響與美譽俱增,平輿縣城成為一座魅力之城、文明之城、衛生之城、好人之城、幸福之城!
近年來,平輿縣吹響了“建設園林城市、打造森林平輿”的號角,從大街到小巷、從機關到社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城市綠化高潮,植樹栽綠、拆墻透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垂直掛綠等全面展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不斷提高。至目前,平輿縣建成區面積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5萬人,城鎮化率達44.74%。城區各主干道綠化帶、花壇翠意盎然,綠地、公園廣場花木茂盛,園林綠化建設欣欣向榮,千年古縣盡顯自然之美、生態之美。
公園,是城市的“綠肺”。奚仲公園、太任公園、天水湖公園、陳蕃公園、濕地公園、怡馨園、百花園、植物園、摯園等先后開園迎客,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樂園。摯園本是臭水河,平輿縣僅僅花費幾千萬元,便將廢地變寶地,成為市民稱贊的樣板工程。
小清河,是城市的“綠帶”。平輿縣高標準建設沿河大道,建設小清河沿河風光帶,將小清河“城市玉帶”的獨特景觀打造成為城市的圖騰。在小清河兩岸,綠樹花叢與澹澹水色融為一體,群眾漫步其間,其樂融融。
草木無言,綠蔭會意。美容造綠工程給平輿城區的“綠網”建設打上了一個又一個完美之結,一個綠水相連的生態新城款款走來。
利民為本,讓城市更有“溫度”。立足豫南地區副中心城市發展定位,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目標,狠抓市政設施改造、城區市場改造、舊城改造等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實事項目。平輿縣委、縣政府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注重讓民生工程、人文關懷唱主角,描
繪了一幅幸福的民生畫卷。
——市政設施全面提質,城市功能越來越強。新修和改建城區道路,全面形成“七縱八橫”的產業集聚區道路網格;打通城區“斷頭路”,中心城區“斷頭路”問題基本解決;商務中心區道路網絡四通八達。城區人均道路面積20平方米,建成區路網密度達8.03公里/平方公里,城區道路路網結構得到全面完善提升。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讓城市健康持續發展。新城區全部實行雨污分流,老城區雨污分流正在逐步改造,對城區居民用戶進行二次供水改造和一戶一表改造,縣城供水和燃氣普及率均達100%;投資1.3億元的南水北調供水廠正在建設,全面保障城區供水能力;對縣城區主次干道兩側的企事業單位和清河兩側公園、游園全部實施亮化工程,城區主次干道路燈安裝和亮燈率均達100%。投資900多萬元實施了污水處理廠升級提標擴容改造,污水處理能力由4萬噸/日提高到5萬噸/日,保證污水處理廠排放達到地表水四類標準。這些變化,都是平輿縣惠民工程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成效。
——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城區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每年實施十大重點城建項目,投資2億元的市民之家建成投用,已入駐46個單位,可辦理行政審批事項1776項,成為平輿縣政府服務企業的窗口、聯系市民的重要紐帶;高規格建成金茂建國國際、開元2家五星級酒店,結合車輿文化建成平輿縣摯都民俗博物館開館運營,城市規劃展覽館正在加快建設,豐厚了平輿縣城市文化底蘊;投資7億元建設縣醫院德馨分院,投資2億元建設婦幼保健院新院區,投入4億元對縣一高實行整體搬遷新建,新城區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極大提升了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能力,形成了“10分鐘生活圈”;通用機場加快推進,今年將投入運營。
——小區環境綜合改造,背街小巷美化亮化。以老城區改造為重點,關注解決民生問題,增強群眾“微幸福”。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至目前,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6個,完成投資3000萬元,群眾居住環境和幸福指數明顯提高;投入近3000萬元,對4個集貿市場劃行規市,進行標準化改造,規范化管理,市場面貌得到全面提升;近年來,新修和改造背街小巷1060條,社區增加大量公共停車位、健身和文化休閑場地;投入7000萬元完成東皇大道等2條主干道雙修工程,結合平輿文化、地理、城市生活特色,對街道立面、廣告牌匾、管線進行統一設計和規范,修復后的街道成為平輿亮麗的風景街;投入4000多萬元完成沿溪溝、摯溝的疏浚和景觀改造,將原來居民家門口的臭水溝變成居民休閑娛樂的小游園,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城市面貌和功能的變化。
——加大水環境治理,讓城市更宜居。抓好提質工程,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重點改善、聯通城市水系,投入21.6億元的平輿縣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已完工,連通河道42.5公里,形成城區“兩大水系、五大節點、全城連通”的城區水循環系統;投入9億元的城市河流水污染整治項目已完工,對城區小清河、小草河兩條主要河流進行全面景觀改造和硬化,老城區沿河20米范圍內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力開展公園游園建設,投入2.1億元的省級濕地公園已完成建設進度的40%,建成后將對皮革產業園區污水進行再凈化,提升清河水質的同時,形成一處供市民游園、休憩的景觀公園,完成城區口袋公園、小游園景觀等16處,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5%,綠地率38.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2平方米,縣城80%區域形成“15分鐘健身圈”。結合太任文化、車輿文化、陳蕃文化等,投入6700萬元對摯湖黑臭水體進行景觀改造,應用“蘇州園林”式風格,在原臭水坑基礎上,打造一個集人文、水體、綠化、書法、古建筑等五位一體的仿古文化園林。
伴隨著風起云涌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大潮,平輿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憑著實干干實的開拓精神,著力打造城市品牌,正在把一個充滿希望的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平輿帶入美好的明天!
掃碼看視頻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