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過上了“牛”日子
摘要:胡定賢從開始養牛就悟出了門道,他采用秸稈養牛、牛糞還田的種養生態循環模式,實現了養殖增收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他采用買小牛喂成大牛銷售和買母牛繁育小牛并喂大銷售兩種模式,這樣既節省了養殖成本,還加快了資金周轉。如今,在胡定賢的帶動下,10多戶村民通過肉牛養殖走上了致富路。
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陳遠志
近日,在泌陽縣賒灣鎮董崗村胡定賢的肉牛養殖場,牛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或悠閑走動,或躺在地上瞇著眼睛享受午后美好時光。
“養牛可是個技術活,不僅要讓它們吃好、睡好、不生病,還得給它們打造好的生活環境。你看,這音樂一放,它們多享受,不僅牛脾氣沒有了,還有利于它們長肉呢。”胡定賢的妻子孫紅梅一邊打掃衛生一邊笑著說。
胡定賢夫婦今年40歲,因為從小就對養牛情有獨鐘,2008年,他們從深圳辭工回到家鄉開始從事肉牛養殖。
“萬事開頭難。剛開始我們修牛舍、喂飼料、清糞便……忙得不得了,吃住都在牛棚。”胡定賢感慨地說,“從喂養、防疫到圈舍衛生,各環節都要嚴格把關,容不得一點馬虎。”
經過幾年的打拼,胡定賢通過自己摸索和專家指導,很快掌握了肉牛養殖的門道。他把學到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很快從門外漢變成了養牛專家。
如何讓秸稈變廢為寶循環利用?胡定賢從開始養牛就悟出了門道,他采用秸稈養牛、牛糞還田的種養生態循環模式,實現了養殖增收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如何讓養殖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胡定賢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經”。他采用買小牛喂成大牛銷售和買母牛繁育小牛并喂大銷售兩種模式,這樣既節省了養殖成本,還加快了資金周轉。至目前,胡定賢的肉牛養殖場存欄100多頭肉牛,年均收入30萬元以上。
自己致富的同時,胡定賢還不忘帶動周邊村民發展肉牛養殖,并走村入戶幫助他們解決養殖方面的難題,免費送醫、送藥、送技術。如今,在胡定賢的帶動下,10多戶村民通過肉牛養殖走上了致富路。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