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油包子
摘要:當他劃著腳盆轉過來時,大家一看是劉軍,笑了:“劉軍,水都漲到屋門口了!河街巷子里和木板屋門前,全是黃泥巴和稀泥巴。于是,劉軍家就搬走了,南門口便沒有了富油包子。人們嚼著嚼著,就會說:“唉,還是那時劉軍的富油包子好吃,一咬下去,滿嘴香!
□ 宋梅花
那時的老南門街人,都喜歡到十字街下面的一個早餐店去買富油包子吃,去遲了,就沒有了,就早上兩個小時有賣。那是劉軍的討吃行當。
劉軍是誰?劉軍是個瘸子。可是長的特別英俊。一對劍眉,睫毛長,眼珠黑而亮,鼻子直,嘴方,英氣逼人。聽說,當年招兵,劉軍是南門口第一個考上兵的。光榮啊!可是,劉軍在當兵去的頭天晚上,把腿給摔瘸了,沒當成兵不說,從此腿還一瘸一瘸的了,搞得南門口的姑娘們背地里都嘆了氣。劉軍找了個鄉下媳婦,長得不咋地,但老丈人教了他一門手藝:做包子。免得他倆生活無門路。劉軍也聰明,發明了這富油包子,兩角錢一個,香,軟,糯,一咬一口油,吃一個想兩個。劉軍的生意很穩定,就沖他那干凈俊俏樣兒,買的人就多。老的拄拐棍的,小的讀書娃背著書包上學的,還有挑著菜筐賣早菜的菜農,嘴里都在嚼著劉軍的富油包子做早餐。
可是,有一天大半夜的,整條河街的人都聽到了劉軍大呼小叫的聲音。一些人趕忙從床上跳起來打開木門,一看,劉軍穿著拖鞋神色焦急地正站在青石板巷子里瘸著個腿直叫喚呢!大伙兒一看愣住了:劉軍的鞋和腳已經踩在了水里,透過下河坎的石階板口望去,乖乖,河里漲水了,都漲平河坎了!原來,住在河街巷子里的劉軍每天都起得很早和面做包子。這天起床到廚房里開始和面時,突然聽到外面河坎邊“噗噗”的水聲把墻壁打得直響。他伸到窗口一看,話都說不出來了,叫醒家人,趕忙跳到街檐上開始喊起來了。屋沖垮了不要緊,這滿河街的人還不知道水漲起來了哩!從沒漲這么大的水,下了幾天雨,河里的水漲了又消下去,漲了又消下去,白天在河坎邊看水的人都說,別看這雨下得大,水漲不起來的,河坎高著呢!可是,水卻真就漲起來了,且猝不及防。
滿河街人睡不著了,生怕睡著睡著,就會被那一波一波漲起來的水漂到澧水河那正在翻滾的洪流中去了。人們慌了!大半夜的,河街的人家家都亮燈了,水已進家。河街的人開始清東西,搬東西。很快,南門大碼頭往十字街去的街檐下站滿了人,擺滿了雜東雜西。每個人心里都慌慌張張的,一片忙亂。天快亮時,大伙看到武裝部的官兵和消防救援人員跑步趕到河街,大家懸著的心才稍稍安穩。人多力量大,最緊要的事就是人要都出來。河街還住有好多孤寡老人呢!可都各忙各的,誰還能顧得上他們?而且很快,桌子椅子浮起來了,水進屋快一米深了,整個河街長巷成了水街。水來得很快,雨嘩嘩地下著、很無情地下著。有船的呢,把船借給了救援人員,讓他們挨次去接那些老人出來。有的救援人員干脆褲子一卷,蹚進水里,蹚進河街巷,再背著老人,扛著東西,蹚著水,從巷子里慢慢走出來,走到大碼頭稍高地段,放下人,放下東西,又進巷子里去忙了。一個個渾身上下濕透,分不清是巷子里漲起來的水還是天上下的雨水。南門碼頭上跑來很多看水看熱鬧的人,一眼瞅見河街巷的忙亂,趕緊跟著幫忙,接的接,放的放。
水還在漲,不停地漲。已經慢慢漲到煤炭公司門口了。滿街的人踩著水,嘴里都嘖嘖嘆著:“啊喲!今年的水啷個漲這么大哦!”正感嘆間,突然只聽南門碼頭和河街巷子交接口處一陣驚呼:“快看快看!那個人!”大家心里一緊,以為誰被水滑走了,定睛一看,原來河街巷子的水上出現了一個坐腳盆的人。那人坐在一只很大的木腳盆里,手里拿根洗衣棒劃著水,腦袋頸下掛著一個大大的袋子,正挨家挨個發包子呢!見一個發一個,很快袋子便空了。當他劃著腳盆轉過來時,大家一看是劉軍,笑了:“劉軍,水都漲到屋門口了!你還有時間蒸包子?”劉軍利索地用棒槌劃著水:“我心疼我那一大團和好的面,與其被洪水弄臟,還不如趕快蒸熟了裝進肚子里去?那就怎樣都打不濕了!哈!再說了,當年沒當成兵,咱照樣得擁軍愛民不是。”
到第二天下午,洪水終于退了,雨也停了。河街巷子里和木板屋門前,全是黃泥巴和稀泥巴。很多人家里的墻上有一米多高的黃泥印,那是洪水退了以后留下的印子。很多人開始把桌子板凳搬到街檐下清洗,用抹布擦,用水沖。每一張桌子凳子都糊滿了黃泥巴。只見水沖到處,一股股黃泥巴水快速地滲進了青石板的細縫里,好幾天后,滲進石縫的黃泥巴水才漸漸變成了清水。而河對面布滿河卵石的河塔里,則花花綠綠地曬滿了被單帳子,足足熱鬧了半個多月。劉軍照樣天天早上賣包子。人們照樣每天都去劉軍那兒買富油包子吃。只是買的人,除了南門街的,還有庸城其他街的,穿街過巷地跑來買富油包子。劉軍每天早上那張俊臉忙的汗水直滴。他嘿嘿笑著說:“這富油包子啊,能解饞。”“是啊!能解饞!”劉軍一說,大伙兒還真覺得是這樣。其實,那時是因為窮,有幾家能天天買得起肉吃?買富油包子,能解饞,還能給瘸腿的劉軍照顧生意。不是嗎?
過了幾年,河街搬遷了。政府說,要重修河堤,一是為了老百姓的安全,二是為了澧水河更漂亮。于是,劉軍家就搬走了,南門口便沒有了富油包子。
時間過得真快。漸漸地,街上賣大肉包的不知何時多了起來,還有那熱氣騰騰的大饅頭。人們嚼著嚼著,就會說:“唉,還是那時劉軍的富油包子好吃,一咬下去,滿嘴香!如今這大肉包,就是肉餡兒再大,也吃不出肉味兒來了。”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