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非凡十年 見鄭城長|古今輝映,一場跨越3600年的“對話”

2022-09-22 17:36 來源:正觀新聞 責任編輯:付 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與之前相比,整修后的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更加突出“遺址”的定位,一切以城墻景觀和商都文化為核心,打造鄭州的文化名片和城市會客廳。除了景觀式的環境打造,智能化、便民化的群眾服務更是得到了每位居民的點贊。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人們常用這句話來形容河南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資源。

近日,商都遺址一枚“金面具”耀眼出土,金覆面長18.3厘米、寬14.5厘米,重約40克,含金量88%。這是全國所有商文化遺址中,首次發現金覆面,也是唯一一個金覆面。

鄭州商城遺址再次引起世人關注。

9月的鄭州,風輕云淡19日,“非凡十年見鄭城長,‘觀觀’帶你看鄭州”大型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位于管城回族區的商城遺址,撫摸千年古城墻,進入時光隧道,來一場橫跨3600年的“對話”。

與生態“牽手” 古遺址走進現代生活

下午5時許,位于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西側的創新街小學學生們陸續放學。放學的孩童在遺址公園奔跑、嬉鬧,留下一路的歡聲笑語。

穿越3600年歷史云煙,商城遺址巍然矗立。

商王朝從鄭州昂首起步,承載千古文明的浩浩氣度,鑄就青銅文明的燦爛華章。漫溯時間長河,商都文明熠熠生輝,激蕩出這座城市的光榮與夢想。

歷史文化遺產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人文精神,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至關重要。

10年,在3600年歷史的長河是短暫一瞬。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鄭州商城遺址面貌改觀最大的十年。十年里,曾經連片低矮臟亂的棚戶區消失不見,商代王城遺址板塊4.5公里古城垣全面貫通,占地41.6萬平方米的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兩院”建成開放,“六街六片區”協同風貌區初具雛形,樹起商都文化新地標。

黃土之下,有商之城,訴說華夏文明。地表之上,城垣巍聳,見證時代變遷。千年商都,城址不移;巍巍商都,風華再現。

在管城回族區東大街附近,土黃色的城墻與線條舒緩、別致布局的“兩院”項目交相輝映。7月26日,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正式開放,通過利用沙盤模型、場景復原、聲光電技術等輔助手段,生動展示巍巍亳都燦爛歷史和鄭州市考古發掘重大成果。

保護與展示結合,公園“邂逅”古文明;遺址與生態“牽手”,塑造文化新地標。走出“兩院”項目,直接置身的是改造提升后綠意盎然、舒朗大氣的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疏林草地的映襯下,3600多年的古城墻猶如“絲絨毯”上的展品,構筑起王城意象、彰顯著文化尊嚴。

“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商代都城遺址所建設的,以城垣遺址、宮殿區遺址為核心保護和展示對象,以還原文物本體真實性、具有歷史滄桑感的綠色開放空間為主要展示方法與手段,營造疏朗的景觀環境。”鄭州商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講解員王潔介紹道,“無論白天、黑夜,遺址公園都像一幅畫。”

白天,遠遠望去,在疏林草地的映襯下,整個城垣遺址如“綠絲絨毯”上的展品,恢弘大氣;入夜,登高俯瞰,在璀璨燈光的輝映下,整個城垣交織在古老的厚重和現代的時尚里,魅力四射。

古遺址走進現代生活。如今,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里綠蔭如蓋,鳥鳴與樂聲合奏出一首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歷史與今朝交相輝映的華美樂章。它們正在不斷見證鄭州這座城市持續散發新的活力。

與歷史“對望” 文明常照耀

鄭州商城遺址不僅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王朝都城遺址,而且從建成至今文脈不斷、人脈不息、城址不移,給市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璀璨商文明的新去處。

“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被我們稱為露天博物館,帶孩子來游玩,感覺每天都在了解歷史,特有文化味兒。”在公園散步的張女士說。

巍巍商都,閃耀著中華文明的光彩,為古都鄭州點亮當今、照見未來。

閑暇時,家住東關南里社區的張炳炎老人最喜歡在城墻根走走看看。這段綿延7公里的夯土城墻,是鄭州商城遺址留存至今的遺跡之一。

70多歲的張炳炎,高大魁梧,笑聲爽朗,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鄭州“土著”,打小就在城墻旁長大。

“初中放學后,經常和小伙伴爬到城墻東南角上摘核桃、滑滑梯,有時候還會挖點城墻泥土,用來腌咸鴨蛋……”老人撫摸著古城墻,思緒被拉回到了小時候。小山似的土城墻,在少年的他眼中堪比“游樂場”,帶給他不少美好記憶。

“現在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自從改造成公園后,環境改善很多,園內有很多商代景觀文化雕塑,我每天都會帶孫子來溜達溜達。小時候覺得城墻很高,長大后覺得城墻很矮。”張炳炎感慨道,作為見證者,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變化,也是鄭州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只要聊起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改造經歷,年逾古稀的王華便會瞬間打開話匣子。“以前這片都是棚戶區,基礎設施不完善,垃圾填滿了臭水溝,環境臟亂差。”王華回憶道,她從小就在東大街社區居住,對這邊非常熟悉。

“政府的改造是一步步的,先是拆除棚戶區,再是對城墻遺址進行加固修繕,并對修復后的遺址外側進行綠化。園內景觀也做了很多調整,移走了原有的很多灌木,增加了草坪的面積。”她說,“以前林茂無序,現在舒朗通透、視野開闊,在每個位置都能看到城墻。公園建到老百姓心里,大家都叫好。”

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集聚文化、娛樂、健身功能,彰顯了商城遺址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美麗舒適的休閑場所。漫步公園,環境清幽,隨處可見商代城墻的文化元素。坐落在公園內的咖啡館,更是體現了古今的文化碰撞。

一對小情侶正在拍照打卡,大學生小王說:“公園風景很好,帶著女朋友來這里約會,既能出片,又能感受到歷史文化的熏陶。”

市民朱先生小時候就住在東大街附近,經常會到城墻邊玩。他回憶,“以前這邊很是破敗,遺址也沒有很好的保護。而現在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的場地,旁邊的城墻都被修復得很好,對于鄭州人來說,這里肯定會成為一個新的網紅打卡地。”

與之前相比,整修后的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更加突出“遺址”的定位,一切以城墻景觀和商都文化為核心,打造鄭州的文化名片和城市會客廳。

—— 與智慧“相擁”  城市繁華盡收眼底

從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向西出發,沿著現代繁華的西大街,采訪團隊從古老而厚重的遺址“穿越”到現代又時尚的平等街,一探這條300米長“小街”背后的故事。

晚上7點,平等街華燈初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整潔干凈的街道上穿梭。養老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休閑娛樂場所等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現代宣傳畫與民俗故事畫相得益彰;現代建筑與歷史雕塑交相輝映,這些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美好畫面。

相比其他繁華的街道,平等街還有個獨特的身份——鄭州首個非遺文創街區。在這里,“非遺文化體驗”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智慧養老、智慧書店、智慧社區,仿佛這里的一切都和高科技有關。

平等街自商朝起便存有文明痕跡。1927年,馮玉祥督豫期間,改名為平等街。幾千年來,生活的煙火在這里從未中斷,孕育出重教、尊老、友愛、共享的“里享”街區文化。

街道是城市的記憶。充滿文化故事的平等街歷經滄桑,也曾一度因街道狹窄、設施落后、環境嘈雜等因素,與現代城市格格不入。

“從2019年開始,經過3年的綜合改造提升,平等街從一條普通的小街道變身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國潮街區。”西大街街道黨工委委員胡婧菁告訴記者,對平等街原來門店進行騰籠換鳥,引進一系列非遺項目和相關文創產業,打造了非遺文化一條街。推出的產品是商城文化特色文創產品,引入傳統手藝、非遺造物、精致輕食飲品等形態。

有了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平等街在改善公共環境、解決民生問題的同時,將核雕、紅泥堂泥塑、鳥蟲篆綜合體驗館等非遺項目和相關文創產業引入街區,讓沉寂的歷史文化街區真正“活”起來。

“工作室的意義在于藝術創作,而街區的意義更多在于文化產業的如何發揮。”陳莉莎是紅泥堂展銷室的管理人員,跟隨師傅趙恩民從事泥塑工作已有5年時間,她說泥塑工作是一份文脈的傳承,平等街是鄭州首條非遺文化街區,這里濃厚的文化氛圍給作品創新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她也堅信,紅泥堂將會是一張鄭州乃至河南的文化名片。

83歲的老黨員謝瑞清在平等街社區居住了50余年,在她的記憶中,這里過去環境衛生條件差,建筑外觀有些破舊,街道兩側私搭亂建現象很嚴重,甚至有居民在路邊養雞、養狗。現在的樣子讓她覺得家門口就像花園一樣,“每一處都是景點,我現在連公園都不去了。”謝瑞清說道,“環境改變了,我們的精神面貌也改變了。社區為我們提供了活動場所,讓我們老有所樂、老有所學。”

“我還是一名志愿者,平等街改造時,我通過上門調解、發宣傳頁等形式,動員社區居民積極配合、全力支持。”謝瑞清告訴記者,平等街改造,她是參與者、見證者,更是享受者。

在社區服務中心,謝瑞清和她的“葫蘆絲隊伍”成員姚秀玲都是社區文化隊成員。平等街改造后,她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里像自己的第二個家,滿滿的都是獲得感和幸福感。

除了景觀式的環境打造,智能化、便民化的群眾服務更是得到了每位居民的點贊。“讓網絡多走路,群眾少走路。”西大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沙紅慶說,平等街在改造的過程中通過“智慧+”思路,為群眾打造了“智慧生活”,從過去的柜臺式接待,到如今網上代辦業務,這里也被親切的稱為“家門口會客廳”。

毗鄰一路之隔的北下街街道辦事處也積極探索智慧化改造,在鄭州聯通的配合下,利用5G、物聯網與AI等技術建設了智慧+網格化基層治理平臺,以智能化能力簡化、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在全面提升區域管理效率的同時,以智慧高效的服務切實解決轄區群眾生活中的問題。

從北京的南鑼鼓巷,到成都的寬窄巷子,再到青島的魚山路……如今,鄭州也打造出屬于自己的風情和浪漫,平等街的文化新生,背后同樣是鄭州管城3600年的文化自信。

夜幕降臨,繁華街道里五彩斑斕,沿著一條條古老而又具有現代智慧的街巷,就像在穿越一條幾千年的“時空隧道”,身臨其境般感知這座城市的文明變遷和文化魅力。

正觀新聞記者 趙柳影 冉紅政  張倩 金 鑫 /文  李新華 尹金凱/圖 周高虹/視覺  劉 洋/視頻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一级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在线电影|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黑人强伦姧人妻|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午夜福利啪啪片| 被强到爽的邻居人妻完整版| 国产毛多水多高潮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人内谢69xxxx|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欧美办公室系列观看丝袜|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免费在线色视频|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yin荡护士揉捏乱p办公室视频| 日韩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视频|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色狠狠狠狠狠香蕉|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大胸小子bd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视频|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