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構建“2+N”衛星產業發展格局
摘要:在生態環保應用、資源監測應用、水利防汛應用、氣象預報應用、城市管理應用、應急管理應用、智能交通應用、農業農村領域應用、文旅領域應用、社會服務應用等方面積極拓展衛星應用。
大河網訊 在浩瀚的太空,將會迎來更多河南的星星!近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河南省衛星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河南衛星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衛星應用產業,形成“2+N”衛星產業發展格局。
建好“一港三園”、“一星座兩中心兩基地”
衛星產業,就是以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等技術為基礎,從事信息獲取、傳輸、處理、應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發展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衛星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測繪地理信息等相關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初步形成涵蓋衛星生產制造、應用服務、研發創新的產業體系。到2035年,建成具備全球服務能力的衛星星座和衛星測運控與運營服務新型基礎設施,衛星及應用產業綜合實力全國領先。
《規劃》明確,推動鄭州和鶴壁市建設全鏈條衛星產業集群,支持洛陽、新鄉、信陽等市做強衛星制造配套產業,鼓勵各地差異化發展衛星應用產業,形成“2+N”衛星產業發展格局。
做大鄭州衛星產業集群。《規劃》明確,重點依托航空港區建設航天樞紐港,打造航天測運控中心、航天數據交易中心、空天數據應用中心,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衛星產業基地;依托高新區北斗產業園、金水區地理信息產業園等,推進“北斗+”應用技術研發,開展北斗芯片、衛星終端模組、智能終端產品研制;依托經開區建設河南航天智能制造產業園,承接衛星制造及配套產業轉移;發揮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河南數據與應用中心作用,發展面向農業、氣象、交通、物流、能源等行業的通信、導航、遙感衛星融合軟件與應用服務,構建“一港三園”為主體的產業集群。
做優鶴壁衛星產業集群。重點建設中低軌混合星座、全國商用衛星運營中心、服務與推廣中心,提升龍頭企業大型混合星座天基實時自主測控和高通量數據接收處理能力,面向全國提供衛星運營和應用服務;建設衛星研發制造基地、航天科創基地,引進商業衛星制造、關鍵零部件生產等衛星產業上下游企業,加強航天特種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形成衛星總裝測試能力,構建“一星座兩中心兩基地”為主體的產業集群。
《規劃》鼓勵各地發展衛星配套產業,依托我省在基礎件、新材料等領域產業優勢,擴大航天級連接器、發動機管路、電纜網、高端泵閥、緊固件等產品應用,提升衛星制造產業配套能力。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拓展行業應用領域
未來,河南將突破一系列衛星影響行業發展的核心技術。《規劃》將衛星制造、通信導航遙感一體化集成、空間信息應用軟件、智能處理及應用軟件等關鍵核心技術納入省科技計劃項目指南,開展大型星座智能管控與運維、大規模星座星間激光組網、星上智能處理、高分遙感數據處理及多源衛星數據融合應用、多源大數據融合遙感監測系統等技術研究,積極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
行業要發展,人才是根本。《規劃》支持省內高校、科研院所開設衛星通信、遙感、導航等相關專業,承擔或參與國家級重點科技項目,培養專業人才。支持衛星重點企業與高校共建人才培養基地,納入“人人持證、技能河南”政策體系。
在生態環保應用、資源監測應用、水利防汛應用、氣象預報應用、城市管理應用、應急管理應用、智能交通應用、農業農村領域應用、文旅領域應用、社會服務應用等方面積極拓展衛星應用。
衛星產業呈良好發展態勢
賦能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
達成目標離不開行業實力,那么河南的衛星產業基礎如何?據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衛星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擁有衛星重點企業40余家,規劃建設了北斗云谷、人民星云5G空天地創新應用中心等重點園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河南已建成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河南數據與應用中心(省空間信息數據與應用中心)等平臺,形成了新一代衛星通信、遙感、時空基準服務體系。
此外,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中國北斗應用大會、北斗峰會的舉辦,營造了良好的行業發展氛圍。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加快發展衛星產業,能充分帶動我省電子信息、新材料、先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發展,有效賦能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促進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何心悅/文 張谷臻/圖)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